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解析: D 新经济政策在制定实施过程中注意了俄国的实际生产力的情况,注意了从实际出发。
    10. 1922年有一苏俄农民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巿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会是( )
    A. 不加干涉 B. 联合
    C. 限制 D. 消灭
    解析:A 1922年俄国已经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交纳粮食税后的产品可以自由处理。
    11.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 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差距
    C.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
    D. 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解析:B 通过政治斗争的手段来使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说明这一政策不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12.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
    A. 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 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 冷战格局的形成
    D. 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解析:B 注意苏联建立时期的国际环境和材料中“保卫国家”的内容。
    13. 结合图片回答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最大成绩是 ( )
    A. 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B. 使农业生产的发展达到苏联历史上最高水平
    C.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D.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解析:A 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时间“30年代”和关键词“经济建设”,并结合20世纪30 年代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进行分析判断。从题干提供的时间和“经济建设”这些关键词来看,符合要求的是A项,因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中最大的成就是苏联成为工业国家,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其余三项都不符合要求。
    14. (2010•潮州模拟)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
    A. 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 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 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 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解析: C根据题干中“发明”、“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跨过工业化阶段”和“国家公式”,可判断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
    15. (2010•泰安模拟)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个人高度专权 ②国家对经济实行指令性和计划性的管理 ③优先发展农业 ④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模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A 本题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首先要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全面掌握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影响。对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即肯定一项是错误的,然后排除包含其错误序号的选项,最后选出正确答案。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对苏联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可。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我们用‘强攻’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强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必须后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摘自《列宁全集》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其目的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退”取得的成就。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17. 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请回答:
    (1)由图一与图二你能联想到什么?
    (2)由图三与图四想想当时西方与苏联经济建设各有何特点?
    (3)由此,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些什么?
    解析:图片材料是材料题的一种。回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正确体会某幅图和其他图片组合在一起所表达的信息之间的关系。本题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来反映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欧美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及其原因。要求最大限度地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