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甲、乙两位同学到讲台上做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交流并做汇报。 点评:实验验证,加深对失重的理解。 教师活动:出示课堂练习。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点评: 在应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进行反馈矫正。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本节所研究的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总结后作答,其他同学补充。 点评: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四)实例探究 ☆超重、失重概念的应用 1、某人站在台秤的底板上,当他向下蹲的过程中 A.由于台秤的示数等于人的重力,此人向下蹲的过程中他的重力不变,所以台秤的示数也不变 B.此人向下蹲的过程中,台秤底板既受到人的重力,又受到人向下蹲的力,所以台秤的示数将增大 C.台秤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台秤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2、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A.F=mg B.Mg C.F=(M+m)g D.F>(M+m)g 答案:D 3、在一个封闭装置中,用弹簧秤称一物体的重量,根据读数与实际重力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读数偏大,表明装置加速上升 B.读数偏小,表明装置减速下降 C.读数为零,表明装置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无法判断是向上还是向下运动 D.读数准确,表明装置匀速上升或下降 答案:C ★课余作业 1、课后完成课本94页“问题与练习”中的习题。 2、通过乘坐电梯等,了解和体验超重和失重。 3、通过因特网查询了解超重、失重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点评:布置课外研究作业,发现规律,深入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