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文言文攻略:常见文言虚词用法(5)

http://www.newdu.com 2018-11-27 高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3.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