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转入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有利条件;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一)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1.兴中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意义)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中心、代表人物、主要著作和思想主张) 3.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徘徊中前进的原因及表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展开;《关于建国以来党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2.掌握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3.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4.理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伟大意义;中共“二大”的召开及其制定的革命纲领;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 2.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3.掌握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4.理解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 二、德育目标 1.通过在坚持社会主义...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的位置;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1977年邓小平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整顿;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总理衙门的建立及其作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情况。“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和组织强学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