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喜雨① 杜甫 南国②旱无雨,今朝江出云③. 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 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 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注】①史载,唐代宗永泰元年,自春不雨,四月已巳乃雨。②南国:古代指荆楚地区。③《礼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写作缘由,巧妙地呼应了标题,自然地引出了下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B.颔联采用流水对格式,生动地表现了这场春雨从行云到下雨的迅疾以及惠农之深远。 C.颈联写巢中燕子被突降的大雨吓得高飞乱窜,树林里的鲜花也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 D.全诗质朴无华,却平中见奇,情蕴其间;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摹写雨景细致入微。 16.诗眼是诗歌中最能体现主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说说你的理由。(6分) 答: 答案: 15.C(曲解诗意。本诗颈联选取巢燕和林华两个意象,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春季雨天的迷人景色,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喜雨”的怡悦心情。) 16.示例:本诗的诗眼是“喜”字。其理由如下:①久旱逢甘霖。经历长时间的旱情,涛人为心如汤煮的农夫感到无比高兴。②燕飞林花红。沐浴着这场迟到的春雨,燕子兴奋地飞出去啄泥筑巢,林中的花显得更加鲜润迷人,诗人的喜悦又进一层。③晚来声不绝。这场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直到夜幕降临还听得到沙沙的雨声,诗人喜不白胜,遂赋涛一首。(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 共6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