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莆田二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1-05-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期中考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一)
    1.A  (“记录的历史”很难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因为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此外还与史学家在选择文献、记载历史时难免受到种种限制有关。)
    2.D   (原文是“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话与丑化的现实可能。)
    3.C    (绝大多数读者是通过小说、戏剧知道这个美丽的爱情“神话”,对《史记》中记录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真相
    (二)
    4、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5分)
    5、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6分)
    6、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8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7.A(3分)
    8.B (“社”和“稷”的解释反了。)(3分)
    9.D(白起不是因与秦王有隔阂而被杀的,而是因与范雎有隔阂、范雎向秦王进言而被杀。王稽与郑安平张冠李戴)(3分)
    10.见课下注解。(10分)
    参考译文:
    范雎,是魏国人,侍奉魏国的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出使齐国,范雎跟从前去。齐襄王听说范雎能言善辩,就派人给范雎送去了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类的礼物。须贾大怒,以为范雎把魏国的机密出卖给齐国,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魏相国魏齐。魏齐叫门人鞭打范雎,打断了他的肋骨,打落了他的牙齿,范雎装死,门人就用草席包住他,丢在厕所里。当时,魏齐正在宴客,宾客们喝醉了酒,轮番在他身上撒尿,故意侮辱他。范雎最后得以逃出来。后来魏齐后悔了,又派人要把他找回来。郑安平得知此消息,就带了范雎一起逃走,躲藏起来,把他的姓名改为张禄。秦昭王派遣使者王稽到魏国。郑安平就在夜里带着张禄来拜见王稽。王稽知道范雎是位贤才,载着范雎进入秦国。秦国之相穰侯车马从西边来。范雎说: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大权,他讨厌接纳诸侯的说客。我不如暂时躲在车子里。一会儿,穰侯果然来到,慰问王稽,又对王稽说:您该不会和诸侯的说客一起来吧?这些人没有用处,只扰乱国家罢了!随即告别离开。范雎说:我听说穰侯是个智谋之士,他看出您有所迟疑,刚才怀疑车中有人,却忘记了搜查一下。.于是范雎就跳下车来奔走。走了十多里,穰侯果然派骑兵回来搜查车子,没发现有说客,才作罢。王稽于是与范雎进了咸阳。昭王任命范雎为客卿,谋划军事。最后听从了范雎的谋略,派五大夫绾带兵攻打魏国,拿下了怀邑。两年后,又夺取了邢丘。范雎一天比一天更加被秦王亲近,于是趁昭王在闲暇方便之时进言说:我在山东时,听说秦国有穰侯,没听说秦国有秦王。既然这样那么大权怎能不倾覆,政令怎能由大王发出呢?我暗自替您担忧,您去世以后,拥有秦国的怕不是您的子孙了。.昭王听了这番话,大感惊惧,于是把穰侯驱逐出关外,任命范雎为相国。秦昭王把应城封给范雎,封号称应侯。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须贾去向范雎辞行,范雎便大摆宴席,把诸侯国的使臣全都请来,与他们坐在堂上,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草豆掺拌的饲料,又命令两个受过墨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让他像马一样来吃。范雎责令他道:给我告诉魏王,赶快把魏齐的脑袋送来!不然的话,我就要血洗大梁(魏都城)。须贾回到魏国,把情况告诉了魏齐,魏齐十分害怕,逃到了赵国。范雎做了秦相国之后,进宫告诉昭王说:如果没有王稽的忠诚,就不能把我带进函谷关来;现在我的官位已至相国,但是王稽的官位还只是个谒者,这不是他带我来秦国的本意啊。于是昭王召见王稽,封他做河东太守。范雎又举荐郑安平,昭王便任命郑安平为将军。范雎于是散发家里的财物,用来报答所有那些曾经帮助过他而处境困苦的人。凡是给过他一顿饭吃的小恩小惠他也必定报答,而瞪过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报复的。秦昭王一定要替范雎报此仇,赵王最终取下魏齐的头颅送到秦国。五年后,昭王采取应侯的策略,在长平城大败赵军。不久,范雎和武安君白起有了隔阂,就在昭王面前进谗言,杀了白起,又保荐郑安平,让他率领军队攻打赵国,郑安平被赵军包围,他带领二万人投了赵国。对此应侯跪在草垫上请求惩处治罪。二年后,王稽做河东太守,却与诸侯勾结,犯法被处死。为此,应侯一天比一天不愉快。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叹春日之迟暮,春光不能留驻,引出个人的伤感。下片通过叙述在长安“买花载酒”想起在家乡桃李,直抒胸臆,强化思乡和思亲之情。(5分)
    12.寓情于景,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转眼就将是红衰翠减,流露出了几分伤感之情;对比,将“长安买花”与“家山桃李”对照、比较,突出对家乡与家人的深情与爱重;直抒胸臆,用“有个人憔悴”直接表达了春日远去,时光流逝,青春年华不在的伤感之情,“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三句直接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6分)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乡词。上片写赏花伤春。“一年”二句交待“春事”已过三分之二,“绿喑红嫣”,讲暮春尚余可心乐事之景,暗寓了“夕阳无限好”之意。“绿杨”二句以镜头推进的方式,穿庭院,开帘幕,再映出一个憔悴之人。是谁呢?联系下片“相思难表”来看,显然是词人的爱妻。这几句是词人赏花伤春而联想到如花爱妻的红颜憔悴,遂引发下片之怀人思归。“买花”二句,将“长安买花”与“家山桃李”对照、比较,显示出对家乡爱妻的深情与爱重。“不枉”句,讲不要错怪春风吹落了感伤的泪水,词人没有像一些词家怨天尤物,责备春风惹恨,花草添愁,而是朴厚、坦诚地讲:“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最后词人表示而今唯有归返家乡最好,趁桃李芳华,享受团圆美满,以慰藉孤独、寂寞,流露出对仕途迁延的厌倦。全词语言浑成,感情真挚,情思由近及远,构思新巧。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3.(1)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三、语言文字运用。
    14 .B  (百里挑一:形容人才十分出众;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3分)
    15. C    A项,结构混乱,改为“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 B项,不合逻辑,“音乐新秀”包含在“中国人”中。D项 ,重复,去掉“到”,选C。(3分)
    16. 【答    案】①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②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这一指示的禁令。③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这条禁令。(4分)
    17.答案:示例:贫困虽然是人人不愿过的生活,但有时却能成为人们奋斗的动力;痛苦虽然是人人不愿经受的情感,但有时却能造就人们刚强的性格。(4分)
    18、参考:①教师更应像一个导游②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③柳暗花明又一村(6分)
    六、作文(60分)
    【立意分析】:
    ①鲤鱼“向佛祖祈求”,有如下表述:成功无捷径(做事不可一蹴而就,或“欲速则不达”);实现理想需自身努力
    ②鲤鱼终“无做龙的感觉”,有如下表述:没有高标准的梦想价值低下;拼搏成就精彩,凭借切实努力实现梦想更有成就感(梦想因汗水而美丽),追求卓越(坚持高标准)才能真正成为龙(取得真正的成功);理想的实现应追求实质。
    ③从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看,有如下表述:夯实过程方可收获丰硕成果。
    ④ 从“佛祖”的角度,可这样理解: 不能因个人情感而改变评价标准,不能随意降低评价标准,选拔人才要坚守尺度。
    ⑤ 从“龙门”的角度,可这样理解:降低了高度的龙门价值低下,真正的成功之门(人才选拔)不可能降低标准
    一、审题
    1.对本次“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
    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鲤鱼跃龙门”材料的基本理解。
    从“鲤鱼”角度,可这样理解:
    ①鲤鱼“向佛祖祈求”,有如下表述:成功无捷径(做事不可一蹴而就,或“欲速则不达”);实现理想需自身努力
    ②鲤鱼终“无做龙的感觉”,有如下表述:没有高标准的梦想价值低下;拼搏成就精彩,凭借切实努力实现梦想更有成就感(梦想因汗水而美丽),追求卓越(坚持高标准)才能真正成为龙(取得真正的成功);理想的实现应追求实质。
    ③从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看,有如下表述:夯实过程方可收获丰硕成果。
    从“佛祖”的角度,可这样理解:
    不能因个人情感而改变评价标准,不能随意降低评价标准,选拔人才要坚守尺度。
    从“龙门”的角度,可这样理解:
    降低了高度的龙门价值低下,真正的成功之门(人才选拔)不可能降低标准。
    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的题目乍一看似乎过于宽泛或扣题不紧,但文中有具体阐述。如文章题目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太准确,但作文中写的是“为梦想切实努力”。这样的主题、行文符合题意。反之,题目看似很准,但行文中却有游离材料的明显表现。
    二、作文范例
    为梦想加冕 
    梁天晴
    当马丁•路德振臂高呼“我有一个梦想”之时,这世纪的最强音已然为梦想构筑了辉煌的黄金台。举世臣服,为梦想加冕;君临天下,万物以追求膜拜之态而得以意气风发。
    这便是梦想的本真模样。时间的长河将这与生俱来的高贵打磨得愈发熠熠生光,梦想翩跹而至,携来不变的真理。
    是的,梦想的魅力不在于实现,不在于达成的沾沾自喜,而在于它的高度,从而赐予我们不懈的追求之毅力与勇气。梦想因追求而拥有了价值,而我们也于这追求中收获了满足与无悔,自信与昂扬。
    是否曾因谈及梦想而满面红光,内心雀跃?是否曾因谈及梦想而跃跃欲试,斗志昂扬?是否曾因谈及梦想而觉得人生精彩,力量无限?我想每个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一个有梦想点缀的人生才能在茫茫无尽的前行路上收获希望的曙光,才能以更加坚定的姿态高歌向前。
    我们无法一帆风顺,我们不能一举成功,因为梦想追求从无坦途。那么,我们是否甘于选择做那将龙门降低高度后才跃过的鲤鱼?当然不!那是失去做龙的感受与姿态的至愚选择。“少年心事当挐云”,我们理当从仰望之态,从追求之态,谢绝那感动相助的佛祖,守着“危乎高哉”的梦想,许自己一个初心不变,便觉得希望与成功永恒在前。
    考验着心性,考验着耐力,考验着精神,这场与梦想的追逐之战,因奔跑而精彩纷呈,因追求而脚底生花,风景自来。与其急于一时,退而求其次地达成个目标来假称实现了梦想,不如一直追求,一直努力,耗尽热血和热泪,让整个的时光都为我们晴朗透亮。拼搏来的无悔,奋斗来的酣畅淋漓,是立于险峰的梦想对我们最无私与最慷慨的赠予。
    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而我们,也该有这样的体悟与恒心。勿汲汲于一时快乐成功,而要厚积薄发,与我们膜拜的梦想宣战,道人生挥斥方遒的意气风发。
    梦着,想着,追求着。因梦而激情四溢,因梦而未来可期,因追求而酣畅淋漓!仰望的梦想才最美丽,也只有那样的梦想才映射出我们熠熠闪光的人生。
    为梦加冕,方能有与之一战的豪情,方能有为自己加冕的胆略与可能。
    决不能降低的高度
    孟欣怡
    能够毫不费力登上的高处,等于平地;能够轻易被实现的愿望,绝非梦想。
    “鲤鱼跃龙门”,本是多少学子心中实现崇高梦想的象征,却在佛祖降低了龙门的高度之后,成了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从此之后,所有的鲤鱼都成了龙,潜台词是:龙=鲤鱼。
    如 此说来,曾经高不可攀的龙不过成了鲤鱼的第二称号,难怪鲤鱼们都失去了“做龙的感觉”。太容易实现的梦想早已失去了其作为梦想的价值,这一切都源于——鲤鱼们的央求。而这央求,绝非单纯的对实现梦想的向往,更多的是对努力的吝惜,对上天掉馅饼的幻想。
    那么,要维护作为一条龙的光辉和尊严,方法只有一个,即绝不降低龙门的高度,跃者不动此念,佛祖不允其愿 。
    美国 加州有一所著名的私立小学,校内设“光辉人物”这一奖项,近十年竟无一人有幸获奖。其审查之严格可想而知。就在诸多家长认为应当降低其标准以达到鼓励孩子的目的之时,校长道:“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这一奖项的价值。它告诉孩子们它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到的,因此他们才会更加努力,而曾拿过该奖项的孩子也会以它为豪。”
    这就是一个学校对龙门标准的坚持:宁 缺毋滥。这样的坚持让龙有了做龙的感觉,也让鲤鱼们明白了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奋斗。
    反观当今社会,“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种观念的盛行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的心理,无时无刻不在降低优秀的标准,殊不知,即使你是“鸡头”,却终究只是“鸡”,达不到“凤”的标准便只能享有“鸡”的命运。梦想的龙门绝不会对你开放。
    实现梦想是如此,对于生命个体的态度也是如此。在“助人为乐”“拾金不昧”需要被列为奖项的今天,我们是否在不经意间也降低了作为“人”的标准呢?作为一个“人”必要的品质:善良、诚实、正直、怜悯……你是否拥有得完整?我不敢说通过奖励来使人们关注品质这一举措不好,但这确实彻底地暴露出我们内心的缺陷。当“助人为乐”这一作为“人”必备的品质还需要通过被赞扬来唤醒的时候,我们生命的高度已然被降低。
    教育的进步,我们或许能够稍稍地挽救如此现状。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得拥有对于生命高度的坚持和个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如此才能创造一个高度人性化的社会,建成真正的“美丽中国”。
    点评:本文结构精巧,立意高远。文章开头用“愿望”区别“梦想”,机智巧妙地引出了材料的核心概念——“梦想”;接着揭示材料故事“鲤鱼们跃过龙门”结果的无意义——“没有了做龙的感觉”,并揭示“鲤鱼们”所作所为的不当之处——“是对努力的吝惜,对上天掉馅饼的幻想”,一针见血;再接着,从主客体两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跃者不 动此念,佛祖不允其愿”——方法独特,有大师风范;与此同时,援引美国加州一所私立小学“正确的做法”,进行阐述说明,且与引用论证相得益彰,很契合材料神韵;接下来的“反观当今社会”拓展了文意;文章倒数第二段由人的外在的“梦想”至分析内在的“生命个体”,深化了文意;文末展现文章观点“决不能降低的高度”后的“愿景”——建成真正的“美丽中国”,让文章立意更高远,更有意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