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的基本结构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即联系的观点(第七课)、发展的观点(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即创新(第十课)——坚持唯物辩证法,贯彻新发展理念(综合探究)下面是高中政治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四,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考点详解,帮助大家学习与提高。 ![]() 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高考考点】 (1)发展的概念。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时政链接】 (求是)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发展的内生特点,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成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稳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依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新动能的培育,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在新时代下,我们需要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成就的基础上,特别在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乘风破浪、阔步前行,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考点一发展的概念 【综述】 发展和联系是紧密相关的,讲联系必然讲发展。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事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发展的观点是联系的观点的逻辑延伸。因此,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一起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二者都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课通过对物质世界发展本质的考察,要求我们领悟发展的观点,把握发展的实质,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自觉抵制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 1.发展的普遍性 (1)表现: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2)原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发展的实质 (1)从性质上看: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 (3)从本质来看: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 【疑难解析】 (1)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区别: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变化则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但是,运动和变化都没有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性质和趋势;…… (2)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考点二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疑难辨析】 把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判断新旧事物,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去判断。其根本标准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具体来说,新事物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它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3.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2)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知识拓展】 区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途径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总体方向,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 考点三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 3.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 (1)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 (3)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即坚持适度原则。 【重点突破】 1.准确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区别与联系 ![]() 2.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 3.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内外因辩证原理是指在唯物辩证法中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原理解读】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即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对内因要给以充分的重视,对外因作…… 4.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即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8)发展是“扬弃”,是对旧事物辩证的否定。 【易错汇编】 1.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分析:错误。任何发展都是变化,但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 10.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分析:错误。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典题探究】 1.(2020·江苏卷)灯泡的发明曾被认为是骗局、外科消毒法曾被人们拒绝、疫苗刚出现时曾受到抵制……今天,它们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还在不断更新。材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 2.(2020·天津卷)火箭呼啸而去、飞船摇曳而归。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空间站时代。空间站和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众多科技领域的进步,使航天成果广泛应用。由此可见 A.航天技术是引领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 B.制定正确的战略是航天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C.开启空间站时代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质的飞跃 D.航天技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必然联系 …… 10.近代社会历史表明,任何国家一旦实现了现代性,便会呈现一种“加速机制”,即其组织能力和系统效率都在持续增强,不断产生时空上的缩短效应。中国的发展正是如此。这说明 ①关键阶段对发展进程具有决定作用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 11.(2020·山东卷)“新故相推,日生不滞。”70多年来,新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与新事物一起成长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历史,是一部与新事物同行、和新事物一起成长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从产业扶贫中的“公司+合作社”,到城市共享经济的“互联网+”,再到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事物层出不穷,一桩桩一件件,体现出发展不止、变革常新的社会发展规律,刻印下国家与新事物一起成长的深深足迹。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阐明我们应该如何与新事物起成长。 …… 【解析】首先要注意设问范围是唯物辩证法,设问要求是“阐明我们应该如何与新事物一起成长”,其次分析材料和设问,运用课本知识整合答案。第一,阐明什么是新事物(即新事物的优点)。第二…… 12.《格萨尔》的抢救工作如何体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博大精深,力量宏大,在斗争中不断升华。 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征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疫情的冲击是有限的,中国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在中国精神的感召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用努力和牺牲让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中国人民还将持之以恒,保持定力,全力做实疫情防控,持续推动复工复产、抓好落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点任务,朝着伟大复兴战略目标坚定迈进! 一直以来,纪实影像工作者忠诚于党的宣传工作指针,承载着记录伟大时代、弘扬中国精神的使命,传递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家国一体的理念,构建了丰富多元的视听内容生态,诠释着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针对少数外国政客和媒体歪曲事实、抹黑中国的企图,抗疫纪实影像以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彰显着中国人民对抗疫情的物质力与精神力。镜头下的一个个撼人心魄的中国战疫故事,是对中国精神生动有力的表达,为众志成城战胜疫情传递了力量和希望;面向世界的多渠道即时传播,为世界还原了一个真实、可敬的中国,对抹黑中国的企图予以了有力的回击。 有人说“疫情仅仅是暂时的困难”,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趋势的知识加以评析。 ……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趋势的知识评析“疫情仅仅是暂时的困难”这一观点。 第一,先回答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坚定必胜的信心,也要正视发展过程中的困难。 …… 14.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新中国的民法典编纂工作几经波折。 ![]() 注:民法典(草案)由民法总则和民法典分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组成。 有观点认为:新中国民法典的诞生虽步履维艰,但我们终将会贡献出一部优秀的民法典。运用“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评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评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