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讲话:理论体系成熟并形成。 十四大:做出了新的概括,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四、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 1、解决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2、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巩固练习 1、完成下列表格解决的问题精髓作用毛泽东思想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旗帜、支柱)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向小康社会迈进(指导思想、旗帜) 2、完成下列表格形成背景成熟阶段确立为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抗日战争七大邓小平理论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南方讲话十五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十六大十六大 3、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答:第1次是辛亥革命;第2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3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答: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1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答: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本质特征是(C) A.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 A.20世纪90年代末 B.20世纪70年代末 C.20世纪80年代末 D.21世纪初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学业水平测试说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了解新中国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探索一:列举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一、表现:时间成就地位、意义核能技术 1964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打破了美国、苏联等国的核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力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1964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84——1994 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航天技术 1970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99 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2003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杨立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杨利伟也成为中国航天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生物技术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也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被认为有助于解决为俩世界性饥饿问题。 20世纪末相继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计划中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计算机技术 1983年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1993年巨型计算机“银河-Ⅱ号” 探索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共同原因国内:1 .政治上:国家的独立(前提) 党和政府的重视(最主要原因) 2.经济上:实力的增强(保障) 3 .文化教育:教育不断完善(基础) 科学家的努力国际: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探索三、“双百”方针 1、“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涵提出: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内涵:(1)、前提和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 (2)、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 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 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3)、方针:是在提倡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2 、 “双百”方针的成果科学领域: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文学艺术领域:老 舍——《茶 馆》郭沫若——《蔡 文 姬》杨 沫——《青春之歌》赵树理——《三 里 湾》《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 3、 “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1)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2)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最基本的)(3)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三、现代中国教育 1、新中国教育的教育方针、措施(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教育发展的措施(p86): A、“接管”、”改革”、”收回” B、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C、确立新中国的教育思想(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教育成就(p86) A、教育方针的制定; B、从中国实际出发,创立“两种教育制度” C、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3)60年代至“文革”期间教育(p87) “左”的指导思想影响(4)“文革”结束后 “肯定”、 “领导”、 “整顿”、 “恢复”、 “编写”、 “倡导” (5)新时期 “三个面向” 巩固练习 1、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些高科技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重点项目(B) ①原子能 ②电子计算机 ③火箭 ④航天工程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两弹一星”是指(A) 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3、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C) A.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B. 实施“星火计划”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建立 4、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B)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 C.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D. “远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 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 • 2、了解20世纪的西方文学、苏联文学以及亚洲和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 3、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 4、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 导言:一定的文化(文学艺术)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条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 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 考点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一)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 ⑴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实现的可能 2、代表人物及作品 • ①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 • 《悲惨世界》 • ②英国:拜伦 • 雪莱 • ③德国:海涅 •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二)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中后期) 1、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2)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3)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4)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 2、代表人物及相关著作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美国:马克.吐温等考点2、了解20世纪的西方文学、苏联文学以及亚洲和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一)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1)经济上: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2)政治上:两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的影响。 2、代表人物及相关著作欧美文学:(1)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美国:马克·吐温海明威:《老人与海》 3、亚非拉美文学(1)印度:泰戈尔《古檀迦利》 《新月集》《飞鸟集》(2)日本:川端康成《雪国》《千纸鹤》 《伊豆的舞女》(3)中国: 鲁迅《狂人日记》 《阿Q正传》考点3、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美术作品(二)现实主义绘画 1、代表人物及作品:米勒(法国)《拾穗者》列宾(俄国)《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三)印象主义绘画 1)时间: 2)研究中心: 3)代表人物及作品: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荷兰:凡高《向日葵》 (四)现代主义美术 毕加索与立体派 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立体派画家一反传统绘画的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考点4、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一)浪漫主义的音乐1、浪漫主义音乐的中心:德国和奥地利2、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德国:贝多芬 早期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艺术特色: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后期作品:《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 艺术特色: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②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 (圆舞曲之王)(二)民族乐派音乐 1、背景: 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扩张…… 2)东欧和北欧的民主运动…… 2、代表人物及作品:柴可夫斯基(俄国)“旋律大师”:《天鹅湖》巩固练习 1、下列属于法国画家的有(B) ①德拉克洛瓦②列宾③塞尚④马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2、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揭示了下列哪一文学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 C ) A.古典主义文学B启蒙运动文学C.浪漫主义文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3、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C ) A.法国大革命的兴起 B.启蒙思想的推动 C.人们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失望 D.工业革命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