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下册4月月考练习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10年重庆一中高2011级月考试题
    历 史 试 题 卷 2010.4
    历史试题共 6 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 (选择题 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向西方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
    2.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洋人之物,必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3.19世纪后期,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的财政管理模式,采用编制国家预算结算的制度。最早体现这一主张的实践是
    A.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 B.《资政新篇》的颁布
    C.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 D.“百日维新”的举措
    4.有学者认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A.经济的现代化 B.军事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5.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陈独秀首倡“民主”、“科学”
    B.孙中山提出“耕者有其田”主张
    C.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以俄为师”
    6.“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这句话称赞的是
    A.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
    7.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的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8.“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没有掘起地底陈土。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僚、武人、政客。”为此,孙中山为搬去这三种“陈土”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发动“二次革命” ②提出新三民主义 ③改组国民党 ④发表北上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广州是国民革命的发源地”。1925年的广州见证了
    ①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 ②省港罢工工人的反帝爱国斗争
    ③国民政府建立国民革命军 ④国民革命军举行北伐誓师大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得到爱国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其中之一是,沈钧儒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了
    A.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C.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D.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1. 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A. 中国工农红军 B. 东北抗日联军 C. 新四军 D. 八路军
    12.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称“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迁驻重庆”。当时的“战况”是
    A.淞沪会战失利,上海失守 B.广州、武汉被日军占领
    C.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 D.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3.抗战时期,国民党将领陈诚提出“在抗战第一期间,国军……消耗适度人力,保存我军力。以空间换时间,扩大战场,分散敌军兵力,以求达成提早阻止敌人前进的目的”为此国民政府所组织的会战包括
    ①淞沪会战②徐州会战③太原会战④枣宜会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右图为人民解放战争中某一战役示意图。下列对这一战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徐州为中心展开
    B.由中原、华东解放军联合作战
    C.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D.它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15.毛泽东曾经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建国初期在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业中开展了
    A.“三反”运动 B.“五反”运动 C.整风运动 D.反右派运动
    16.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项目
    时间粮食棉花钢煤原油
    1952年163亿吨1304万吨135万吨66亿吨44万吨
    1956年192亿吨1445万吨447万吨110亿吨116万吨
    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的信息不符合的是
    A.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
    C.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
    17.右图徽章纪念的历史事件对西藏产生的重大影响,
    不包括
    A.西藏和平解放
    B.废除了剥削制度
    C.消灭了阶级压迫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