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下册4月月考练习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
    党的带领下,已经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回答:
    (1)据材料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权建设有哪些主张和实践?(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两个法律文献分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各有什么作用?(8分)
    (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概括这些成就的本质特征。(6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1929年2月)
    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取得胜利。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
    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回答:
    (1)材料一中两者的分歧主要是什么?产生这种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党的工作重心有什么重大调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调整的主要原因。(4分)建国初期为了恢复国民经济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8分)
    (附加题)
    (3)新时期的体制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2010年重庆一中高2011级月考试题
    历 史 答 题 卷 2010.4
    26.(14分)
    (1)(4分)
    (2)(4分)
    (3)(6分)
    27.(20分)
    (1)(6分)
    (2)(8分)
    (3)(6分)
    28.(16分)
    (1)(4分)
    (2)(12分)
    附加题(3)(6分)
    2010年重庆一中高2011级月考试题
    历 史 参 考 答 案 2010.4(本)
    一、选择题
    1—25:BCDCD CCBBD CAADA CACAB DCBAA
    二、综合题
    26.
    (1)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4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欧洲列强忙于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分)
    (3)1984年,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分)加快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分)
    认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严重阻碍近代中国发展,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前提。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
    27.
    (1)主张或实践:土地革命时期建立工农民主政权(或工农苏维埃政权);抗战时期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七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或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主张。(6分)
    (2)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新中国。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开始。(4分)
    作用:前者是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后者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4分)
    (3)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4分)特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分)
    28.
    (1)分歧: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农村为中心。(2分)
    原因:有没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2分)
    (2)调整:由乡村转移到城市。(2分)
    原因: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2分)
    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8分)
    附加题:
    (3)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任意3点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