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魏晋、唐朝、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是如何影响绘画特点的? 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对儒学的反省,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的形成,使得此时期的绘画凸现个性。 2.唐朝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从而导致绘画更加追求法度和规范,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3.两宋时期: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b修养。此时画家更加注重意境。 4.明清:政治思想专制,社会动荡,商品经济发展,从而出现一些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画家。 考点2 中国文人画有哪些特征? 1.追求抒情写意,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形式。 2.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修养。 3.注重诗意。 考点3 简要说明“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区别与联系。 1.文人意趣体现在绘画艺术上即是追求“形神兼各”,重视意境,追求个性的发挥;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作品多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人画和诗、书、画的结合;在创作思想上提倡以貌写神,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但是这样的画也存在缺点,主要是回避社会矛盾,脱离现实,境界冷僻。 2.民间风情在绘画上的体现不向于文人意趣,后者讲究诗意、画境等文化内涵,而前者更通俗化,为一般文化层次的平民所喜爱。民间画比起文人画缺乏文学和理论修养,但是它趋于朴实、热烈。 【A组】 1.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出现的时代是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2.山水画是中国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各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 A.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 C.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B.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D.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 4.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5.风俗画是民间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风俗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清明上河图》是明清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京都的繁荣 B.风俗画以社会风俗为主题,体现民间风貌 C.是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 D.主要是民间艺人所做,和文人画有着很大的区别 6.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 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7.《清明上河图》中的历史信息: 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 时期____的作品,描绘的是____(城市)的景象。 (2)从图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3)此画风属于____,请简要分析此画风在这一朝代兴起的原因。 (4)图中所反映出来的经济繁荣,能否看做是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