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高二历史练习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8.据英国《泰晤士报》载“今天的北京已经不是仅几年前你所知道的北京了。中国能够不激起任何骚动便废除了建立那么久的科举制度,中国就能实现无论多么激烈的变革。”该文评价的是
    A.戊戌变法的成果B.清末“新政”的成效
    C.八国联军的“武功” D.湖北武昌起义的影响
    29.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施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部分主张
    B.确立了近代民主立宪政体
    C.有利于中国近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D.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30.20世纪初,民主共和思想取代维新思潮成为当时社会最主要的思潮之一。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31.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为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就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32.民国初年曾流行一副对联:“总统府,新华宫,生于是,死于是;拥戴书,劝进表,民意耶?帝意耶?”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联讽刺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死于新华宫
    B.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了历史潮流
    C.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革命党人的坚决斗争
    D.袁世凯复辟帝制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33.辛亥革命后,时人曾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4.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近代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奠定基础
    35.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36.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7.下列对五四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是当时中国各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②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③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为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8.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三者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39. 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