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十一高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2.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表达,正确的是 ①都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里程碑 ②都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运动 ③都试图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④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既是否定,又是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由国民党公布)提出抗日的三项主要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这三项主张的主旨是 A.国共捐弃前嫌再度合作 B.在三民主义基础上团结抗战 C.国民党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D.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下列各项属于1840-1949年的道德观、价值观变化的有 ①由轻视工商业到“实业救国” ②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开始解体 ③人民追求平等、自由、幸福和个性解放 ④许多人献身民族解放事业,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毕生追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④ 7.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喊:“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8.《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的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未开化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乡村从属于城市”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史实包括 ①资本原始积累 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扩张 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②“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③美国发动“冷战” ④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③②⑤C.①③②⑤④ D.③②⑤④① 10.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 11.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南昌起义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1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1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其中最早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是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 15.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政协会议 B.中共八大 C.亚非会议 D.香港回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