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论语》当中的名言:“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2、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 A.孙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3、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文意识”觉醒。在当时的中国,突出表现为 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诸侯争霸,群雄并立 C 各国变法,诸“士”活跃 D 学在民间,有教无类 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最能体现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A 荀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孟子 5、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6、下列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全盘否定 B.两者对“理”的认识有巨大差别 C.对维护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D.都使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7、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8.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9、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A 长安,太学 B 洛阳,书院 C 南京,国子监 D 曲阜,孔庙 10、“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这说明李贽( ) A.赞扬商鞅、吴起的改革精神¥资%源~网 B.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C.尖锐批判封建道学家的虚伪性 D.否定孔子和儒学的权威性 11、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 民主共和 B 中央集权 C 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 1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A 封建制度的衰落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重农抑商”的主流思想 D 工商业者壮大 13、下列属于顾炎武的主张是 A 在实践中求真知 B 世界是物质的 C 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 D 运动的绝对的 14、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关注( ) A.教化人民 B.自然规律 C.伦理道德 D.人 15、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A.打击了欧洲封建教会 B.抨击了封建道德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