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同步检测及答案(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5.儒学开始定于一尊与哪两个人物有关? C
    A.孔子和孟子 B.秦始皇和李斯 C.汉武帝和董仲舒 D.“二程”和朱熹
    16.关于“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与“大一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D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17.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D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18.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本质都是 D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19.下列不属于北宋五子的是A、李翱 B、周敦颐 C、张载 D、程颢 A
    20.北宋时对理学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两位思想家是: B
    A.韩愈和柳宗元 B.程颢和程颐 C.朱熹和王阳明 D.周敦颐和张载
    21.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A.“仁”和“礼”B.“为政以德”C.“仁”D.“礼” A
    22.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C
    A.天体远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23.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气关系论主要吸收了谁的思想? B
    A、张载 B、二程 C、周敦颐 D、李翱
    24.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
    A.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家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25.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人人皆可成为圣人的思想家是: C
    A. “二程” B. 朱熹 C. 王阳明 D.王夫之
    26.心学的集大成者是 A.程颢 B.程颐 C.王阳明 D.朱熹 C
    27.下列对宋明理学评价正确的有 ①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注重气节品德,强调社会责任感 ③凸显人性的庄严 ④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A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8.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指 ①李贽 ②黄宗羲 ③顾炎武 ④王夫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D
    2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
    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A
    30. 李贽的思想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A
    A.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B.对拜金风气的批判
    C.主张个性的自由发展 D.否定“天理”的存在
    31.“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作出该判断的是 B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王阳明
    32.顾炎武:“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反映了封建制度衰落的趋势
    C.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 D.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33.以下思想家对君主专制提出批判的有 ①李贽 ②黄宗羲 ③顾炎武 ④王夫之 D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4.明清时期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家不包括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王阳明 D
    3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源出于 A.朱熹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C
    36.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D
    A.以“异端”自居 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7.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 D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38.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C
    39. 在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这主要是因为黄宗羲 D
    A.是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的代表,是中国反封建的先驱
    B.猛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主张
    C.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40.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的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B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歌颂了农民的反抗精神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41.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C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
    42.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
    国期间,特意去山东曲阜参观,并作了以下
    题词。这一题词的深刻寓意是 D
    A.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
    B.日本人民特别崇拜中华文明
    C.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然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
    D.中日两国人民要继承友好交流传统,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43. 孙中山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分发给同志,以鼓励发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这是因为 D
    A.李贽的作品强调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有利于反封建斗争
    C.顾炎武的思想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D.黄宗羲的作品有反对专制暴君政治的思想
    44. 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
    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 C.有教无类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
    过关训练 班级 姓名 学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二、非选择题(12分)
    45.材料一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便一时显现起来了,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三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四 程颐说:“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1)唯心主义观点。“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王守仁是怎样解决“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一问题的?
    (2)主张重树思想标准。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只要答出两条即可)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3)可取的一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②、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③、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④、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