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家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25.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人人皆可成为圣人的思想家是: A. “二程” B. 朱熹 C. 王阳明 D.王夫之 26.心学的集大成者是 A.程颢 B.程颐 C.王阳明 D.朱熹 27.下列对宋明理学评价正确的有 ①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注重气节品德,强调社会责任感 ③凸显人性的庄严 ④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8.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指 ①李贽 ②黄宗羲 ③顾炎武 ④王夫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 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30. 李贽的思想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A.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B.对拜金风气的批判 C.主张个性的自由发展 D.否定“天理”的存在 31.“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作出该判断的是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王阳明 32.顾炎武:“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反映了封建制度衰落的趋势 C.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 D.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33.以下思想家对君主专制提出批判的有 ①李贽 ②黄宗羲 ③顾炎武 ④王夫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4.明清时期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家不包括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王阳明 3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源出于 A.朱熹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36.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A.以“异端”自居 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7.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38.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39. 在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这主要是因为黄宗羲 A.是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的代表,是中国反封建的先驱 B.猛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主张 C.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40.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的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歌颂了农民的反抗精神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41.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 42.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 国期间,特意去山东曲阜参观,并作了以下 题词。这一题词的深刻寓意是 A.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 B.日本人民特别崇拜中华文明 C.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然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 D.中日两国人民要继承友好交流传统,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