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那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在潮湿和昏暗中,路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几部影像短片。假如此后的五年里任职于电影导演,你可以做到的是( ) A.让观众听到了屏幕上演员的声音 B.让剧中人欣赏悬挂在墙上的《格尔尼卡》 C.将《等待戈多》搬上影幕 D.让主人公扮演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 19、下列重大发明的先后顺序是( ) ①电影的诞生 ②电视的发明 ③电脑的发明 ④电灯的发明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20、“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21、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22、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这主要是指毛泽东( ) A.提出三民主义理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C.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粉碎敌人的进攻 D.决定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促进经济发展 23、“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基于这种情况,后来孙中山( ) ①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②思想发生转变,由效法美国转向以俄为师 ③改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④有了与共产党合作的想法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里的“成熟”也体现出了毛泽东思想的逐渐丰富和发展。下列不属于此时期内容的是( ) A.根据中国国情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找到了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C.形成了独立自主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两党关系 25、“‘近代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这是一九二四年在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庄严的声明。十六年来,国民党自己违背了这个声明,以致造成今天这样国难深重的局面。这是国民党一个绝大的错误,我们希望它在抗日的洗礼中改正这个错误。”这一论述出自(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新民主主义论》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 26、1958年6月,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棒!”句中的“人家”和“狗”在当时主要是指( ) A.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 B.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 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 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27、阅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 A.“东方红—Ⅰ”发射成功 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8、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去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中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9、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 30、国庆60周年庆典在阅兵活动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其中思想篇包括《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科学发展》四个篇章。确切地说,下列重要论点属《世纪跨越》篇章的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D“三个有利于”的工作标准的提出 二、材料解析题:(共55分,其中31题16分,32题14分,33题25分)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不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2分)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2分)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5)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