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溶液的计算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点知识,然而由于其计算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找到其中的量的关系,如果把溶液“一分为二”看待,并建立相应的“模型” ,则会使问题简单化,所谓“一分为二”是指把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割”开来,即把溶质、溶剂 “看成”是溶液中两个“独立”的部分去分析溶液并解决相关问题,则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如下图所示,如果是饱和溶液,就可看做像影剧院中对号入座一样,溶质、溶剂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要注意不是相等关系。如果是不饱和溶液,则可以看作溶剂“多”出一部分来建立“模型”。 ![]() ![]() ![]() ![]() ![]() ![]() ![]() 溶液甲→蒸发10g水无晶体析出→溶液乙→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溶液丙 据此推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溶液丙若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 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所以先“建立” 不饱和溶液的“模型”, 然后画出图四所示“模型”. 由于溶液甲→蒸发10g水无晶体析出后所得溶液乙有两种情况:饱和(如图甲)和不饱和(如图乙),溶液乙→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所得溶液丙一定是饱和溶液,A选项.该温度下溶解度:若是图甲则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