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A 组合选择题用排除法。④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加快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情况,所以,排除④即可。 12.(2011•河南郑州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汉初“驰山泽之禁”,吴王刘濞得以“专山泽之饶”,势力日增。后汉武帝行盐、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材料认为实行专卖制度( )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 C.是一种与民争利的行为 D.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解析】A 专卖制度是我国古代统治阶级长期推行的一项重要经济制度,本题中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据此实行专卖制度加强、巩固了中央集权,本题选A项,其他各项与材料无直接关联。 13.(2011•辽宁沈阳四校高三期中考试)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说 “煤则各处有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日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材料中“礁”做为冶铁燃料始于( ) A.汉 B.唐 C.南宋 D.明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燃料发展历史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礁”即焦炭在南宋已经广泛使用在冶铁业上。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14.(2011•湖南雅礼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解析】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相关内容。从南京云锦的织造工艺“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可判断其最有可能生产于官营手工业。答案为B。 15. (201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考)下列表述,与唐代的社会生活相符的是( ) A.瓷器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 B.棉布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C.城郭、乡村人口稠密、贸易繁荣 D.民俗画和木刻版画深受民众喜爱 【解析】A 本题考察中国古代的经济情况。隋唐时代,发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单色釉为主的两大瓷系,并产生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剔花、透雕镂孔等瓷器花纹装饰技巧。明代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棉布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产品。至明清年间,民间木刻年画异军突起,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四川锦竹的木刻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刻年画。 16.(2011•北京海淀高三期中练习)《唐律》规定“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当官司,各减三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B.唐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政府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D.官营手工业在唐朝兴起 【解析】A 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7.(2011•湛江一中高三10月测)《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的大意是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耕织结合,平时不论织与不织,都得吃饭,这样一来,家庭手工业是不用核算成本的。所以,材料强调的是生产成本较的问题。 18.(2011•沈阳二中高三二测)《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 ) A.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 C.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 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 【解析】A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从材料可以看出青铜主要用于武器(剑戟);铁器已用于农业生产(试诸壤土)。 19.(2011•盐城高三摸底考)今年6月19日瑞典公主大婚,皇室送给各国要人的尊贵国礼是来自中国唐山的陶瓷制品。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向瓷的过渡阶段 B.宋代民窑超过官窑,处于瓷器生产的主导地位 C.宋元以后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D.清朝前期瓷器只能通过广州销往国外 【解析】B 官营手工业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B的表述是错误的。 20.(2011•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一)明朝成化年间有人说“松(松江)民之财多被徽商搬去”这说明( ) A.徽商聚集在松江一带 B.徽商控制了江南的丝织业 C.优质棉布是徽商经营的重要商品 D.徽商造就了“织造尚松江”这一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