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历史必修三好题收集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一.浪漫主义文学 二.现实主义文学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26.下列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同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有 ①《西风颂》②《儒林外史》③《红楼梦》④《人间喜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A。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文学流派掌握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应该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15.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工业革命 D.宗教改革 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欧洲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创作于1829年——1848年,,反映了工业革命进程中法国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生活场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广东省六校协作体2011届第三次联考)16、某作品曾获此评价“既然是描摹整个社会,是从大动荡中来捕捉社会,那么就会出现、也必然会出现在某一篇作品中恶多善寡的情形,就会在画卷的某个局部里冒出一帮罪人……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由此推测,该作品应该属于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C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类作品重在描摹整个社会,嘲讽社会现实,所以当属现实主义。 (安徽省百校论坛2011届第三次联考)17.2009年10月8日,德国女作家赫塔•缪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下列作品与评审委员会评述的文学特点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A.《西风颂》 B.《老人与海》 C.《安娜•卡列尼娜》 D.《巴黎圣母院》 【解析】分析材料“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德国女作家赫塔•缪勒的作品风格是现实主义,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性,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了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他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本题选C项。 三.20世纪世界文学 (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预测)25.20世纪初,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评语中的“他”是指 A.泰戈尔 B.巴尔扎克 C.雪莱 D.狄更斯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等信息可以排除BCD三位作家,巴尔扎克(1799年-1850年),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雪莱(1792年-1822年)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A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和长篇小说《戈拉》。泰戈尔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根据相关资料,本则材料是泰戈尔获奖时对他的评价。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河南省焦作市2011届测试)23.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近现代西方文艺发展流派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被烈日烧灼、裤子上打着补丁、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等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写实手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25.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 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近现代西方文艺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注意阳光下的景物,注重色彩的变化,强调内心的感受。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湖南四市九校2011届联考)24、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 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 24.C 本题考查现实主义美术。从题干材料介绍可知,《石工》真实的反映了工人生产情况,因此属于现实主义美术。 三.现代主义美术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14.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西方近代文艺流派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歌德、拜伦、雨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变化 (浙江宁波市2011届考试)25.著名文艺理论家朱光潜1925—1933年留学英法,其间给上海开明书店《一般》杂志写稿,他写作可能涉及的话题有 ①《神曲》:诗性语言谱写人性欢歌,与《十日谈》并称“人曲” (说法修改《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 ②《命运交响曲》:以英雄为主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③《格尔尼卡》:以战争为题材,采用立体主义、半现实主义等多种手法 ④《四海一家》:一首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较广,第①项但丁《神曲》和薄伽丘《十日谈》是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著作,人们把《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 ①项符合题意。第②项贝多芬是音乐史上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生活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前期,他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第五(命运)交响曲》以英雄为主题,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激发着人们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②项符合题意。第③项《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代表作,1937年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并以此事件为题材,创作了震撼画坛的名作《格尔尼卡》。画面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与风格,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整个画面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毕加索用他的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因而获得了西班牙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③项不符合题意。第④项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摇滚乐队和歌手掀起了“良知复兴”运动,参与全球性的社会政治活动,为灾民、难民等举行大规模的义演义卖,为救济非洲灾民所创作的歌曲《四海一家》,成为一首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④项不符合题意。据此本题①②项《一般》杂志中会涉及,选A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