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 ——《日知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3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本思想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4分)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点和区别?(2分) (4)三段材料作者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有无区别?为什么? (2分) (5)变法虽败,但我们应赞扬王安石的什么精神?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4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何异同?(6分)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答案:(1)重农重战抑商。赏罚分明、以法治国。 (5分) (2)重农重战抑商: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4分)(答出2点即可得4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增长。(2分) 以法治国、赏罚分明;保障了富国强兵的实现;严刑酷法激化了社会矛盾。(4分) 22、答案:(1)问题: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等。(2分) 措施:推行均田制。(1分)俸禄制.三长制.租调制. (3分) (2)信息:图13:少数民族服饰汉化;图14:汉人受到少数民族饮食的影响。(2分)趋势:民族融合加强。(1分) (3)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2分) 23、答案:(1)出发点: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2分) (2)商鞅:阐述法家理论;列举历朝兴亡史实。(2分) 康有为:以西方、日本变法取得成功为例证。(1分) (3)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2分) 作用: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制的确立。(2分) (4)梭伦:中庸,缓和矛盾,取得广泛的支持;(1分) 康有为:过于激进,激化矛盾。(1分) 启示:注意改革的策略(渐进性、不急于求成等,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2分) 24、答案: (1)是否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理由是“农时不夺”、“民力均矣”;材料二反对实行,理由是“宽富而困贫”、“农民失业”。(3分) (2)王安石的“民”侧重指的是农民,他的“关心疾苦”是指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司马光的“民”侧重指的是官僚地主,他的“关心疾苦”实际上是维护官僚地主的眼前利益。 现实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进步意义。(4分) (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区别是材料三反对的态度更为激烈严厉。(2分) (4)没有区别。因为三人都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都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2分) (5)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不计个人得失,坚定的改革精神。 建议:①改革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尤其要关注老百姓的利益; ②改革必须措施行之有效,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支持;③改革必须把握好时机,特别要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④改革中要注意用人得当; ……(5分) 25.(1)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2)相同点:都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沟通。不同点: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加尔文教主张“先定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