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练习题及答案(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二 2010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于9月26日至9月29日举行,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以“游孔子故里、品孔府家宴、观儒乡风情、学圣人智慧”为主题,举办了精彩纷呈的五大主题活动和一系列相关活动。
    材料三 2010年10月22日是理学大师朱熹880周年诞辰,中国邮政将发行“朱熹880周年诞辰”纪念邮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2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义利观和核心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直接概括为: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第二问根据所学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答案: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2分)核心:仁和礼(1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5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形成: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不受统治阶级重视;受到冷遇:秦朝时,儒家思想受到压制;重大发展: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第二次发展时期:宋明时期: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发展为理学;受到批判:明清时期,传统儒学遭到批判,明清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加以归纳理解。
    答案: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不受统治阶级重视;秦朝时,儒家思想受到压制;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发展为理学;明清时期,传统儒学遭到批判,明清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5分)
    (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谈谈近现代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态度。(2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现代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态度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举例:康有为借助孔子的名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文革”期间提出“批林、批孔”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儒家思想道德体系紧密相关,当今人们注重从儒学中汲取和谐思想对待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批判式继承。
    答案:康有为借助孔子的名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文革”期间提出“批林、批孔”等。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儒家思想道德体系紧密相关,当今人们注重从儒学中汲取和谐思想。(2分)(举2例即可)
    (湖南省雅礼中学2011届第四次月考)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
    材料二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后又“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董仲舒奏“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材料四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五 中国文化虽然是一种相对系统完整的体系,但是,从主流走向来看,在面对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时却能够持一种开放亲和的态度。
    ——张阿利《文化新格局建构的历史根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3分)
    (2)据材料二归纳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他们在文化政策上有何相同之处?(3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伏尔泰为什么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3分)
    (4)材料四反映了鲁迅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
    (5)以古代和近代的有力证据证明材料五中中国文化“在面对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时却能够持一种开放亲和的态度”的观点。(4分)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情况。第一问,从材料可得出孔子的财富观,其核心思想可从所学知识获得;第二问要注意不管是压制还是尊崇都是文化专制的表现;第三问抓住伏尔泰的宣传主张来组织答案;第四问可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来考虑;第五问是考查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吸收,可举理学的形成、师夷长技、民主科学等。
    参考答案:28.(1)答: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2分)核心:“仁”和“礼”。(1分)
    (2)答:态度:秦始皇:压制;汉武帝:尊崇。
    相同之处: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3分)
    (3)答: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1分)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们相互关爱,体现了“博爱”的精神,他还反对苛攻,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仁攻,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这些有利于伏尔泰宣扬自已的思想主张。(2分)
    (4)答:思想:对儒学的批判。(1分)
    原因: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提倡的纲常伦理与西方民主思想相对立;北洋军阀政府提倡“尊孔复古”。(2分)
    (5)答:理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分,形成新的儒学体系;近代前期,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主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引进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科学观念;无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引进马克思主义,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即可)(4分)
    (广东省六校2010届联考)38.(24分)史学界认为:“任何文化都由外在物质、中间理论与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制度;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近代前期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式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与心态层面”各指什么历史事件?(8分)
    (2)分析从“物质层面”过渡到“制度层面”的原因。(12分)
    (3)“心态层面”的主要内容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解析】第1问考查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事件,物质层面指学习西方具体的器物,有洋务运动等;制度层面指学习西方的制度,有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心态层面指学习西方的思想,有新文化运动。第2问分析从“物质层面”过渡到“制度层面”的原因,要求回答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兴起原因,根据所学,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了洋务运动仅学技术进行器物变革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并且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思想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第3问要求回答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据所学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等思想家开始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是: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8.(24分)
    (1)物质层面: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心态层面:新文化运(每点2分,总分不能超过8分 )
    (2)原因: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了洋务运动仅学技术进行器物变革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并且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思想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每点4分,总分不能超过12分)
    (3)影响:由宣传民主与科学到宣传马克思主义(2分);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福建省厦门三校2011届第二次联考)28、(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4分)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要求包括人物、主张及影响三个方面内容。)(3分)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的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
    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19世纪中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请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或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分别涌现出哪些重要的政治派别及其主张?(8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起到的作用。(2分)
    解析:第一问中,“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应结合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回答出分封制瓦解,宗法制崩溃,诸候战争渴求人才,封建经济发展、私学兴起等;举例说明可例举儒学思想的影响;第二问中,实际是要求回答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的过程,并指出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各自主张。
    28、(19分)
    (1)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展。(4分,每点1分)
    举例:(3分)例: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或答出其他诸子百家的主张及影响并符合题意也可)
    (2)变化: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
    派别及主张:①技术: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或中体西用)(4分)
    ②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民主共和制(推翻…建立…)(4分)
    (3)宣传新思想,促进人们思想解放(思想启蒙);加速了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转型。(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