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练习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康有为赞同“今为机器之世”,世界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他认为“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说明他主张废除旧的思想主张,其实质即仿照欧美模式,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湖南省雅礼中学2011届第四次月考)18.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用于对下列哪一思想的评价
    A.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 D.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解析:B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的特点。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因此马克思所说的“他们”是指维新派,“亡灵”、“受崇敬的服装”是指出借孔子之名。A是洋务思想,强调的是维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D的思想与马克思的意思不符。本题的答案为B。本人认为似乎C也适用于马克思的评价。文艺复兴运动是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而得名,实际上那时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助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辽宁省铁岭六校2011届第二次联考)33.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主张的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结合维新派宣传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特点是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安徽省名校2011届联考)14.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促成了安徽教育的变革。据此判断,当时该学堂
    A.宣告了安徽文人苦读经书以求仕途道路的封闭
    B.培养了近代人才,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C.传播了西学,加快了安徽近代化的进程
    D.致力于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解析:C 从材料“求是学堂”创办的时间可判断,此时的新式教育应该与维新变法有关。从“求是学堂”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可判断C项正确。宣告了安徽文人苦读经书以求仕途道路的封闭是在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培养了近代人才,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是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的作用;致力于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是辛亥革命时期新式教育的目的。故正确答案是C项。
    (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预测)12.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之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涌入中国
    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中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
    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本题中“西学”: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特指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成为当时先进人士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根据,有西方的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天赋人权等内容。“中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一套思想和学说。根据材料“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最主要原因是C项说法,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其他各项说法较为片面或本身不成立。
    (北京市东城区2011届检测)14.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原图上的文字改为简体),如果为漫画拟定标题,下列标题与其寓意最贴切的是 ( )
    A.中体西用
    B.救亡图存
    C.宪政闹剧
    D.共和风云
    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不同阶级派别救国政治主张及发展阶段的理解。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08指的是清朝在20世纪初实行的预备立宪实质是一场骗局;A项指的是洋务运动;B项指的是戊戌变法运动;C项指的是清末宪政;D项指的是辛亥革命。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月考)17.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解析】本题较易,根据所学。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代基督教文化,于是资产阶级思想家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1898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明”之处是借助传统文化外衣来减少阻力,积极宣传新思想。
    (东北师大附中2011届第三次摸底)28.(20分)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4分)
    (2)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