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此时的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但人们却普遍认为德意志帝国由此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是( ) A.德意志帝国仍然是封建专制的国家 B.资产阶级占据德意志政权中的主导地位 C.德意志帝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德皇不受帝国宪法的制约 20、1787年宪法生效后,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这一转变的重要意义有( ) ①较好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②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④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 材料一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在信息困难的农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杨宁一《历史学岛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预梁柱。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在统一体中的中国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但终因各种因素而失败。 ——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东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2分) (2)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分)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代议制确立有哪几种方式,请各举一例说明。(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作的尝试。(1分)并分析其失败的根本原因。(1分) (4)综合上述,简要阐释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相互关系。(1分) 22、党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阅读有关民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尚书》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1分)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 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 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3分) 材料三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 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 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 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 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 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民主启 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 (2分) 材料五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有哪些?(2分) 材料六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击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5)根据材料六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2分) (6)古今中外不同民主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2分) 2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秦固天下之强国,而孝公亦有志之君也,修其政刑十年,不为声色畋游之所败,虽微商鞅,有不富强乎?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而秦之所以见疾于民,如豺虎毒药,一夫作难而子孙无遗种,则鞅实使之。 ──苏轼《东坡志林•论商鞅》 材料四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是一场封建化运动,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网民“草根学者”的转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