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0年—2011学年下学期“9+4”联合体期中联考练习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10年—2011学年下学期“9+4”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11年4月26日下午3:40—5:10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为宋景公所灭 D.郡县制
    2.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 C.官僚制度 D.朝议制度
    3.右图是南宋遗民郑所南的画作,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
    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4.《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5.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
    6.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7.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器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地域决定政治 B.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8.“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 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协调( )
    A.南方与北方的关系 B.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C.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 D.联邦与各州的关系
    10.英国学者迪金森在《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中指出:“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受“美国的爱国者”的影响,英国出现了( )
    A.辉格党与托利党轮流执政 B.“光荣革命”结束君主专制
    C.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D.要求普选权的宪章运动
    11.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
    A.《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12.目前全国共有翼王纪念亭台五座,分布于广西、四川、江西、重庆等省市。下图是位于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亭上有石达开所作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李宗仁为该亭题写了“还我河山”的横额,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
    B.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主要奋斗目标
    C.抗击外国侵略是石达开的主要动机
    D.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的
    13.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多年。有人把武昌起义的发生说成是张之洞“种豆得瓜。”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 )
    A.张之洞思想守旧顽固,使革命在沉默中爆发
    B.张之洞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引发了人民更强的反清情绪
    C.张之洞在鄂开展洋务,客观上为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
    D.张之洞横征暴敛,埋下了人民仇清的种子
    14.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15.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其中说道:“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傍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蒋介石的这段话主要表明( )
    A.抗战到底的决心 B.幻想妥协的试探
    C.排斥其他党派的宣言 D.和平解决的设想
    16.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7.巴黎公社委员兰维埃说:“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话也说不出来了。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人民,因为他们给全世界做出榜样。”这主要是指( )
    A. 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B. 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全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