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巩固 1.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点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西欧 C.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D.分布不平衡 2.从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俄国同西欧国家相比一直落后,其根本原因是 ( ) A.改革不彻底 B.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农奴制未废除 D•对外扩张影响经济发展 3.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 ) A.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B.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 C.加强军事实力 D。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4. 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 ) A.向西欧派遣留学生 B.创办近代化大学 C.扩大大学的自主权 D.创办学会宣传西学 5.下列不属于民粹派主张和活动的是 ( ) A.主张反对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推翻沙皇专制 B.痛恨沙皇制度对农民的剥削 C.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 D.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革命 6.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 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 强化提高 7.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赢得“解放者”的美誉,也曾经得到过农奴的欢呼,但是他最终被暗杀身亡。这主要是因为他 ( )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 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8.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9.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路同学向全班介绍了1861年改革,你认为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0. 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的主要成分 B.1861年后,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C.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总体上超过美国和西欧国家 课外延伸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90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较前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0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 材料二 农奴制度废除后,沙皇政府又在其他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1864年,在省、县都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1870年在城市建立杜马和自治局……(但是)自治机构受到行政当局的严格监督……政治案件往往由行政部门处理,被捕的革命者不经审判就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这些事实表明,改革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刺杀。 请回答:依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影响的认识。 1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两幅材料各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 (2)图中“文明的火炬”指的是什么?到西伯利亚又说明了什么? (3)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高考猜想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二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 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企业数工人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 600 7 954 1879年 187 42 000 51 937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上,俄国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的农奴制经济,1861年前,俄国的农业劳动力仍占劳动力总数的89%,国民财富收入的71%是由他们创造的。俄国工业劳动力只占到劳动力总数的10%左右,且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主。同时期的英、法等国却已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186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9万吨,德国的铁产量在1850年时就已达到40.2万吨,英国在1850年时的铁产量为225万吨。铁路建设最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1860年,俄国建成的铁路只有1 600公里,同年的英国建成的铁路则有14 603公里,法国到1861年时建成的铁路有9 160公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