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台州市2011年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质量评估练习题(附参考答案)(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二 美国人已经意识到了……于是,他们找到了限制它的办法,即联邦制,它使得任何地方都不存在完全的民主制度。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立宪失败的个案:阿克顿论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 “中央集权制”要求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力由中央政府集中行使,它首先是一种政府行政体制,这并不等同于我们今天必须彻底否定的极权制、专制政体等制度范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对东西方社会的深刻分析,把集权视为国家的本质与生命基础,恰当指出“中央集权制”所具有的历史合理性。
    ——连朝毅《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视闽的“中央集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中央节制地方的措施。 (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联邦制的特点。这对美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
    响?(5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古代中国与近代世界两个角度分析中央集权制所具有的“历史合理性”。(4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中央集权的认识。(2分)
    28.(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讲到威胁着茅舍家庭和普通老百姓的第二个危险,即暴政。我们不能无视一个事实,就是美国和大英帝国的个别公民到处都能享受的自由,在相当多的国家里是不存在的,其中一些是十分强大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里,各种包罗万象的警察政府对老百姓强加控制,达到了压倒和违背一切民主原则的程度。……在这多难的岁月,我们的责任不是用武力去干预那些我们不曾征服的国家的内部事务。但是,我们绝不能放弃以大无畏的声调宣扬自由的伟大原则和基本人权。
    ——1946年丘吉尔《富尔顿演说》
    材料二 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1946年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
    材料三 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华祝酒词
    材料四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中国政府愿意坐下来同美国政府谈判,这是我们一贯奉行的方针。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在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欢迎尼克松总统访华祝酒词
    材料五  (1950年2月)中苏两国外长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即由中苏共管改为中国管理,修正了《雅尔塔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1979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作出决定,条约于1980年4月11日期满后不再延长。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丘吉尔的主要观点。指出这一演说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对付这个力量”所采取的措施。(3分)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的知识简析尼克松说“我们曾是敌人”的历史原因,并指出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共识。(5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政府在1979年做出不再延长《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决定的原因。(3分)
    台州市 2010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
    题次12345678910111213
    答案DAABCDCDACABA
    题次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DACDCBBADBCD
    26.(1)特点:条文细密,内容广泛;体现法家思想,轻罪重罚;维护地主利益和专制统治;名为“法治”,实为“人治”。(4分)
    (2)原则:自然法原则(或人人平等、公正至上)。(2分)
    原因:借鉴了外邦人法规,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扩大了范围;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体现了自然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4分)
    (3)变化:清政府加快了改革的步伐;设立了一些新的机构;制定了许多法律;学习西方仿行立宪。(任答2点得2分)
    原因:中国遭受侵略,民族危机加重;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发展,要求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大;受欧美、日本等国政治变革的影响。(4分)
    (4)变化:从暴力革命(或武装斗争)转变为和平合法的议会斗争(或政党政治),力求控制内阁。(2分)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掌握实权,操纵内阁;以宋教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努力。(任答两点得2分)
    27.(1)行省官员负责处理境内各类事务,权力受中央制约;定期觐见皇帝述职,接受中央监察机构监督;省官互迁;行省聚集境内财富供中央需要。(4分)
    (2)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
    影响: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分)
    (3)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有效克服了地方上的分裂活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分)
    近代世界:中央集权制有利于促进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对社会生产有一定的调节。(2分)
    (4)认识:不同国家,中央集权是有差异的;适度的中央集权有利于推动一个国家的进步。(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8.(1)苏联等国家是“专制”国家,人民没有自由民主;英美等国应该联合,共同对付这些国家;遏制方式不是通过武力来实现的。这一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4分)
    (2)措施及影响: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3分)
    (3)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前美国长期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对华实行遏制政策。(2分)
    共识:分歧不妨碍两国关系正常化;双方应求同存异、共同努力;反对战争、主张和平谈判。(3分)
    (4)中苏关系恶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70年代,中国与日、美等国关系不断改善;中国的国际处境发生了根本改变。(3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