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973年10月,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发动大规模战争,打响“十月战争” 23.“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 敦促世界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以战争目的。”材料出自 A.《国际和平年宣言》B.《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人类的危机》D.“斯德哥尔摩宣言” 24. 提出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的文献是 A.《联合国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 C.《世界人权宣言》D.《大西洋宪章》 25. 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初提出成立联合国构想的是《联合国家宣言》 B.是世界上最早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C.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派出第一支维和部队 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第26题20分,27题15分,28题15分,共50分 ) 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贸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摘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罗马人一方面改造并简化现存的罗马法,以适用习惯于其它法律传统的人;另一方面,他们也采用一些按当时的看法属于所有文明民族共有的法律观念原则,从而大功告成。 ——[美]弗里德里希• 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 材料三 晚清政治体制的演变 1901年清廷宣布设立外务部取代总理衙门;清廷下令停止武科举,将新军体制推向全国。 1903年清中央增设“商部”并开始制定各项商律,陆续出台《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 1905年清廷成立“学部”,从此,教育行政从礼部中独立出来。 1908年清廷公布《各省咨议局章程》,之后,各省代议机构——咨议局成立。 1910年中央代议机构——资政院成立。 1911年清廷颁行内阁官制,内阁设立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及外务、民政等10个部。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材料四 宋教仁说:“在国会里头,占得大多数议席的党,才是有政治权威的党,所以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我们要停止一切运动,来专注于选举运动……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地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应该为的,也使它有所惮而不敢不为。” ——朱育和等《辛亥革命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律的主要特点。(4分) (2)材料二中的“属于所有文明民族共有的法律观念原则”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能“大功告成”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晚清政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政治方面的原因。(6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治活动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国政治制度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