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史观不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评价也不相同。(一)不同的史观有:①文明史观;②革命史观;③现代化(近代化) 史观; ④社会史观。(二)下面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不同评价:甲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乙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丙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丁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影响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甲B.②——乙C.③——丙D.④——丁 15.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说:“中国的反动分子 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下列最能体现上述精神的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另起炉灶” 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6.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说“男人就是城邦”。对这句话 的理解是 A.希腊男人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B.希腊公民珍视个人自由 C.希腊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性 17.下列关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B.确立的主要方式是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 C.主要特征表现为选举和议会立法D.19世纪70年代在世界各国普遍确立 18.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时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政治问题,即如何“防止国家 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为此,巴黎公社采取了 ①实行直接民主 ②成立以工人为主体的国民自卫军 ③规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④规定所有公务员实行低薪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④ 19.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下列是各新兴力量崛起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①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②中国“一五”计划完成 ③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④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②③④① 20. 人民网东京2010年09月25日电:据《读卖新闻》报道,美国时间24日下午,日本首相菅直人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议上发表演说,再次提出日本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这表明日本 A.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缺少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D.没有放弃称霸世界的野心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关于 右图所示军事行动的正确解读是 A.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的多国部队发动的 B.战争的交战双方主要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 C.这次战争后美苏走上了中东地区角逐的前台 D.战争的直接起因是中东国家单方面提高油价 22. 下列关于历次中东战争的表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B.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导火线是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C.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土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