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对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探讨做出过重大理论贡献的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有 (1)英国的休谟 (2)法国的卢梭 (3)德国的康德 (4)法国的康德 A、(1)(2)(3) B、(1)(2)(4) C、(2)(4) D、(2)(3) 31、启蒙运动对当时欧洲的政治革命和美国的独立运动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此,“当时欧洲的政治革命是指: A、法国大革命 B、英法的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D、德国的统一运动 32、拿破仑说:“大革命是启蒙思想家的业绩。” 主要在于 A.思想家深刻揭露旧制度 B.思想家号召人民起来革命 C.思想家成为议会革新派 D.思想家为新社会描绘了蓝图 33、之所以说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主要足指这次运动 A.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4、西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最主要区别在于 A.前者是资产阶级文化艺术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运动 B.前者促进了自然科学产生,后者促成了革命与改革 C.前者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后者反对封建专制与教会特权 D.前者代表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后者代表了已经形成的资产阶级 35、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路易十六被称为“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 A.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 B.该宪法体现了霍布斯的主张 C.国王权力受到三级会议的制约 D.法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36、“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之间成立政府,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引文的出处及理论依据分别是 A.《人权宣言》《社会契约论》 B.《权利法案》《论法的精神》 C.《人权宣言》《论法的精神》 D.《独立宣言》《社会契约论》 37、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A.主张以民主、法治取代封建专制 B.反对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C.推动了欧洲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 38、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伏尔泰——“社会契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8题) 1、人类历史上,思想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方向。下列四位人物在启蒙运动期间,他们的思想得到发展和成熟,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 梭 狄德罗 (1)归纳上图人物思想主张的相同点是什么? 1789年的法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历史学家称之为“大革命”。1792年8月法国人民把路易十六逮捕入狱。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2)为什么说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答案:(1)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倡民主政治,自由平等。 (2)因为他们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们的思想是反对教会和封建专制,要求自由民主;他们的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到来。 2、在西方思想史上,一共出现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人文精神经历了由产生、复兴到发展成熟的历程。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是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是他不朽的名言。 ⑴请结合你的认识,谈谈这句名言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二 观察右图:14世纪时,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非常热爱,这是匠人在修复挖掘出的残破雕塑。 材料三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⑵材料二、三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⑶试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实质。 材料四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降的欧洲文明》 ⑷材料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时期有了什么显著的发展? 答案:⑴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⑵文化现象: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 ⑶原因: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一方面极度厌恶基督教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主张,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代基督教文化。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⑷新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近代科学兴起,知识进步;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西欧民族国家形成。 发展:发展到理性主义,主张构建“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3、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Ⅲ教师教学用书》 岳麓书社2005年版93页 材料三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 “……信徒的就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答案: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之后,封建神学统治西方近千年,个人意识惨遭压制,人成了上帝的羔羊,人文主义思想几近湮灭。 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击封建教会的虚伪和腐败,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旗帜高高飘扬。 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是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启蒙运动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封建制度和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强调人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主张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中心意思表达出即可得分,不拘泥于性文) 4、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一块基石。请回答: (1)提出“三权分立”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 (2)“三权分立”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3)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最早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1)孟德斯鸠 (2)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3)美国 美国政府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部分组成,分别执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