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 A.“迁都定天下之本” B.“下诏鼓天下之气” C.“变法成天下之治” D.“练兵强天下之势” 解析:根据维新派的根本主张是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之的基本特点分析。 答案:C 15.1896年以后成为宣传维新思想重要阵地的报刊是…( ) A.《万国公报》 B.《中外纪闻》 C.《强学报》 D.《时务报》 解析:《中外纪闻》前身是《万国公报》,它与《强学报》都于1896年被查封或停刊。1896年《时务报》创办,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图片 图1 图2 图3 图4 请完成: (1)图1、2、3人物分别是谁? (2)四幅图中人物在宣传维新变法方面各有哪些主要活动和主张? (3)他们的维新活动有何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了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宣传维新思想的活动,主张及其历史影响,属识记内容。 参考答案:(1)图1、2、3人物分别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2)康有为提出人类社会进化三个阶段理论,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阐述变法理论;1895年组织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梁启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发表《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文章,提出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培养人才、发展近代工业的主张。严复发表《原强》等文章,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创办《国闻报》,介绍《天演论》,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释维新变法主张。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参与时务学堂,创办《湘报》、学会等。 (3)维新活动起到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促成了维新变法新局面的形成。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请完成: (1)上述材料出自一位维新志士之口,他是谁? (2)与他同时遇难的还有什么人?后来历史上对他们怎样称呼? (3)上述材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决心和精神? 解析:此题变相考查“戊戌六君子”的相关史实,把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作答。 参考答案:(1)谭嗣同。 (2)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 (3)甘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决心和精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俱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佞生心。陈涉辍耕于垄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怎样的态度? (3)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解析:题目把中外历史密切结合,又考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1)主张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2)仇视农民阶级;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政治制度改革上不彻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未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