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泗水一中2012年高二历史下册3月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泗水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总计30小题,每题2分)
    1.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2.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3.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C.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4.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主要是因为这次变法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
    C.建立了二十等爵制 D.推行连坐法
    5. “正当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南迁),中原鼎沸之际,……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这一王朝是
    A.东汉 B.北魏 C.隋朝 D.唐朝
    6.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7.《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A.改变了封建地主地所有制 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8.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9.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 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 否定了科举制度 D. 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10.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政府以节约开支方式解决“积贫”的措施有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11.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B.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
    C.保守派上台执政,坚决反对新法 D.政令不畅,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
    12.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C.加重了财政负担 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13.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
    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 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14.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到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15.“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A.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B.加尔文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16.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B.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礼仪
    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17.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埃及的主要原因是
    A. 有著名的运河——苏伊士运河 B.法国大革命爆发
    C. 埃及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 D.英法完成了工业革命
    18.穆罕默德•阿里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金钥匙。下列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
    思想的是
    A.大力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农作物品种 B.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C.围绕军事工业,大力发展本国民用工业 D.组织翻译大量欧美国家的著作并创办报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