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泗水一中2012年高二历史下册3月测试题(有参考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40分)
    二、非选择题题(总计2小题。31小题20分,32小题20分。)
    31.阅读材料:(20分)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节录《二一九法令》
    材料三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与土地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说明法令条文中两种农民在权利规定方面的不同。(4分)
    (3)材料二中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并说明理由。(3分)
    (4)据材料三,指出“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的原因是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861年俄国改革未能平稳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2分)
    32.阅读材料:(20分)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6分)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4分)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6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4分)
    答案:
    1-10ABDCB BCBBB 11-20ACCDC BCBCC 21-30 ACBAD BDCAB
    31.(1)态度:解放农奴,但不将土地无偿地给予农民。(4分)
    原因:农奴起义严重威胁到沙皇统治;废除农奴制面临贵族的强大阻力;维护农奴主利益。(3分)
    (2)不同: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2分)
    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2分)
    (3)前提:赎买土地。(2分)不符合实际。(1分)理由: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2分)
    (4)原因:农民没能真正获得土地与自由。(2分)
    (5)关键所在:改革者没有满足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基本要求。(2分)
    32.(1)同:都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2分)
    不同:康有为主张借用孔子权威实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文化。(4分)
    (2)体现: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4分)
    (3)特点: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2分)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2分)
    影响:宣传了变法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4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