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策: (1)幕藩等级制度: 为巩固幕府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将军、大名、武士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0%,属于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经营工商业,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农”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受压迫受剥削的主要群体,他们不仅交租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各等级界限森严,世袭不变,互不通婚,衣食居住都有区别。 注意:教材中的士、农、工、商四个等级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森严的等级,重农抑商思想。 (2)闭关锁国政策: ●目的: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德川幕府统治前,日本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商船远航到中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16世纪下半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开始到日本活动,以传教士为先导的欧洲殖民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全国天主教徒从30万猛增到70万人。一些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德川幕府建立后,为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1633年起曾多次发布“锁国令”。 ●内容 ①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 ②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对外商业活动受到严格控制; ③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的船只。 ●评价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 消极: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 【比较】日本幕府锁国政策与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主要是封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日本:主要是防止外部侵略 但都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都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 (3)限制工商业政策: 闭关锁国本身就严格限制了商业活动,同时对工商业者采取歧视态度,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实行商品专卖,设立关卡、对工商业者财产恣意没收。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把幕府统治限制工商业的政策与“工、商”社会地位联系起来分析,进而理解这一政策的消极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