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 2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戊戌变法法令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 A.设京师大学堂 B.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 C.废八股 D.裁汰绿营 解析: A、C两项是文化教育措施;D项是军事方面的措施,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2.下列不属于维新变法法令措施的是( ) A.创办各种专业学堂B.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C.准许臣民上书言事D.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 解析: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没有列入变法措施中。 答案: D 3.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它们( )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解析: 本题属因果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其改良思想深深地打上这一阶级的烙印,反映出这一阶级的弱点:软弱、妥协。 同时,其对封建势力妥协,也反映出时代特点:封建势力强大。 答案: D 4.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奏折针对的是( )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材料的含义,认真分析材料中的信息:“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其患不可胜言”等。明确民主民权之说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张。 答案: C 5.1898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导致慈禧这一做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的权威B.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统治的基础 C.戊戌变法提拔了一些维新人士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获取了政权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了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戊戌变法触及到封建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损害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所以他们发动了戊戌政变。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B 6.新政开始不久,就被慈禧太后解除军机大臣职务的是( ) A.张之洞 B.谭嗣同 C.翁同龢 D.袁世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新政开始不久,慈禧太后便解除了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 答案: C 7.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 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 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 C.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 D.可以走印度革命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