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戊戌变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严复 创办《国闯报》,翻译了《天演论》和《原富》等著作 把西方进化论学说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
    实的理论基础。
    3.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过程
    经历了三个阶段:宣传变法——爱国救亡运动——进人高潮(百日维新)。
    (1)著书立说,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等。(2)1895年“公车上书”,从理论宣传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3)创办学会、学堂、报馆、书局,加强宣传和扩大影响,争取支持和参与,如《中外纪闻》、强学会、《时务报》等。(4)1898年成立保国会,提出“保国、保种、保教”的口号,推动了救亡运动的高涨,“百日维新”进入高潮。
    二、百日维新
    1.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措施 除旧 布新
    政治方面 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
    办报纸。
    经济方面 裁撤驿站等旧机构。 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办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
    矿产。
    军事方面 裁汰绿营。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
    器,改用西法训练。
    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将书院、祠庙等改为中西兼修的学校,创办专业学堂,
    选派留学生。
    2.戊戌变法的失败
    (1)过程:
    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同派的阻挠和破坏:免去支持变法的“帝党”首领翁同龢职务,打击和削弱光绪帝和维新派;控制用人大权,防止光绪帝重用维新派和支持变法的帝党官员;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
    ②发动“戊戌政变”镇压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党人,处死“戊戌六君子”;处分倾向和参与新政的官员。
    ③废除新法,取缔学会,封闭报刊。
    (2)原因:
    ①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旧势力力量雄厚。
    ②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③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这就使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另外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等等,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3. 戊戌变法的意义
    (1)爱国性:变法运动是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尤其在甲午战争失败于邻国日本后,帝国主义掀起对中国的瓜分狂潮。《马关条约》签订时出现的“公车上书”成为变法的开始。所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
    (2)进步性:从变法的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看,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看,推行资本主义是中国的出路,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进步的。
    (3)启蒙性:从变法运动的过程看,上书、演讲、办团体,宣传变祖宗之法,兴民权,学西学,这样必然要和封建思想和文化进行斗争,变法的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学说,抨击封建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就是促进近代思想的启蒙,就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影响;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启蒙的。
    (4)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