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戊戌变法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C B B A D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B C A B D D C 解析3. 答案为D D项不符合史实,中国是半殖民地不封建社会。 18. 答案为D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材料解析题 21. (1)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 评价:变法以救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2)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依据:①日俄变法取得成功②中国风气未开。 (3)原因;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维新派脱离群众,变法失去人民支持;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22.(1)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人士;下令各省总督巡抚宣传变法诏令;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提升和激励。 (2)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 (3)没有发动群众只依靠维新人士来推行变法,力量有限;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使得变法诏令的贯彻受到阻挠和破坏。 解析:此题第一问从材料中提炼变法的措施,第二问考察措施的积极性,第三问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三、问答题 23.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符合但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巨大。维新派提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这是爱国的进步的,在社会上起到了启蒙作用。维新派和顽固势力进行激烈的论战,展开了与封建思想正面的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倡导西学,要求废除科举制,改革教育制度,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维新派培养人才,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正因为有了维新变法,才有后来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等,才有了资产阶级掀起的辛亥革命。 24. (1)①同意革命的观点,因为运动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也要求改革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虽然用和平手段,但也没有排除使用暴力;百日维新是资产阶级暂时地、部分地获得政权,不失为一次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②同意改良的观点,变法领导者宣传的是变法改革主张;其与顽固势力论战也是以革命为核心;百日维新中的新政诏令,没有体现资产阶级维新思潮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改革一些旧制度;其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2)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从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受启发,立志变法改制。他们幻想在不使用暴力、不根本改变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推行新政,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实践证明,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责任。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要求对戊戌变法有个系统的认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