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戊戌变法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专题九 戊戌变法
    [内容标准]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学习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
    2.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3.知道“公车上书”。
    4.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5.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6.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
    7.认同变法图强、文明进化的价值观。
    8.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9.知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0.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11.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整体感知]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在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下,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变法在政治上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如提倡官民上书言事。有关经济的内容均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等,有利于西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但是变法法令中没有涉及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有进步意义。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知识清单]
    一、酝酿中的变革
    1.戊戌变法产生的背景
    客观原因: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政治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政治团体的建立。
    推动因素:德国强占胶州湾等等。
    2.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
    思想家 主要著作或文章 思想主张、特点和影响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孔于改制考》 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轰动,奠定了维新派变法的理论基础。
    梁启超 梁启超曾担任《时务报》的主笔.发表了《变法通议》等文章 反对封建官僚的因循守旧,主张变法图存;主张兴民权,核心是“以群术治群”。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
    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