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 ③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3)不同的政治理念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政治 激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所私得,应当耕者有其田 经济 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思想 继承民本思想,批判封建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命题。 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实践,求真 反对天命论、天知论,建立唯物主义体系 2.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1)演变历程: ①春秋末年:孔子学说奠定基础——儒学创立 ②战国时期:孟子荀子总结改造——蔚然大宗 ③秦朝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沉重打击 ④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正统思想地位 ⑤魏晋时期:挑战吸收佛道精华——新发展 ⑥隋唐时期:三教合归儒——更辉煌 ⑦宋明时期:程朱理学、阳明心学——新阶段 ⑧明清之际:经世致用、君主批判——发生变化 (2)演变规律: ①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 ②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③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扶植 3.为什么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促进儒家思想发展的? (1)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同时,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2)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以及王夫之的唯物思想,都与程朱理学专注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封建伦理道德有很大不同,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发扬了先秦儒学的积极因素,使宋以来沉闷的儒学日益活跃,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5.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明清──封建社会晚期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3)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4)思想: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西学东渐,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例一:与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相关的因素是( )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②封建社会的衰落 ③儒学的复兴 ④政治腐败、黑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辨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理解思想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李贽“开明”思想的出现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壮大以及封建社会衰落的产物。故答案为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