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儒学兴起的表现; 1.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3.“贤良之士“的儒生大量进入国家政权机构,担任职务 4.儒学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基础自测训练】 1.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文化,钳制了思想。他的这一作为主要是针对B A.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主张分封的思想 C.妄议朝政的儒生 D.企图判乱的六国旧贵族 2.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D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3.教材中引用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 C A.统一方国,焚书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4.关于太学的建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 B.采用了公孙弘制定的具体方案 C、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正式的官立学校 D、汉武帝时期太学规模已经很大 5.下列书籍,在秦朝时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D A、医药之书 B、卜筮之书 C、种树之书 D、墨家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四则材料 材料一 《大英百科全书》在谈到考试制度时,明确地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15年),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12年)。 材料二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 材料四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六《拟题》 回答: (1)据材料一所述,我国早在什么朝代就有了考试制度?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局面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什么选官制度? (3)材料三与材料四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什么? (4)结合所学内容客观评论科学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 答案:(1)商朝。(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终生于科场之中拼搏。明代以来八股取士极大地钳制了读书人的思想。(4)宋朝以前的科举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以后尤其是明朝弊端丛生,钳制了思想,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可联系史料加以说明。)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董仲舒发挥了的儒学的大一统思想,能被汉武帝采纳,实际上是因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C A.孔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韩非子的思想 D.墨子的思想 2.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本质都是 D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3.关于“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与“大一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D、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4.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D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