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的成因、特点和流派
    2.元曲的含义和成就
    【探究学习】回忆语文课本中学过的宋词,归纳出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不同点。
    (三)明清小说
    (三)反思总结
    先秦至清代的主要文学成就及其演变趋势
    主要成就 代表人物或代表作品 演变趋势
    《诗经》 逐渐成熟、完善;逐渐通俗化、大众化。
    楚辞 屈原《离骚》
    汉赋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唐诗 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唐:白居易
    宋词 婉约派:柳永《雨霖铃》、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曲 关汉卿、马致远
    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四)当堂检测体验高考
    1.(2007年高考广东卷)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答案:A
    辨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问题的掌握。汉赋多为歌功颂德的“宫廷文学”,隋唐科举制的实行使下层知识分子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而宋词、明清小说的繁荣是市民阶层兴起的一大表现。故答案为A。
    2:(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答案:B
    辨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自然经济的缓慢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后;西汉时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的限定上。因此A、C、D均不正确。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而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取决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故答案为B。
    3:(2007年高考上海B组19) 当代历史学家开始关注“忧愤”这一情感因素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如果你要选择“忧愤之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合适的人物是( )
    A.邓世昌 B.林肯 C.拿破仑 D.屈原
    答案:D
    辨析:“忧愤之死”,从题中所列历史人物的生平来看,屈原最切合题意。故答案为D。
    4:(09安徽文综卷,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园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答案:B
    辨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高峰期是在公元700年前后,当时正是盛唐时期,故B项符合。故答案为B。
    5:(2009广东历史卷,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答案:D
    辨析:《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这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平民生活。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故答案为A。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