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曲的含义和成就 元曲的含义,包括散曲和元杂剧。二、元杂剧的成就,关汉卿与《别情》,马致远与《秋思》。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回答后,教师指导: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本中学过的宋词,归纳出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不同点。 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豪放派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三)明清小说 学生依据教材回答预习学案问题: 1, 小说的起源和发展: 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魏晋时代,有一些文人或佛教徒,用古代的神话传说作材料,进行加工,创作了许多神仙鬼怪小说。到了唐朝,小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的形式。唐朝的传奇小说,不仅篇幅比以前扩大了,而且注意到结构的安排和人物的性格描写、形象塑造,内容也由志怪述异扩展到人情社会的广阔生活领域。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小说都是用文言写的。 宋代开始出现白话小说──“话本”。白话文体的运用,在唐代的民间文学里已经萌芽。到了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民间艺人的说书活动──“说话”日益活跃。由于听众大多是平民,说话人就采用当时最流行的白话来讲述故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话本,就是白话小说。到了元末明初,一些文人也开始用白话创作小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和章回体的长篇小说。元末明初,我国的白话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明清时期小说进入繁荣。明清小说凝聚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真切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明清小说是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 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繁荣原因: A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黑暗,官场腐朽,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 B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 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文化作品的需求进一步通俗化,这是小说在明清时期繁荣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C小说体例,在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 D印刷术的的进步促进小说繁荣。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2.楚辞: 3 汉赋 4.唐诗: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2元曲 三:明清小说: 1.繁荣原因 2.代表: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内容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学生自学完全可以搞懂。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比如,在讲到宋词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辛弃疾的经历,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的情感。通过介绍我国的伟大文学成就,是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成就。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提高等共30分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教师指导下节课预习5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临清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历史编写人 吕兰起 审稿人 李玉梅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