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一关于古希腊城邦的相关知识。)之后由教师归纳: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古希腊城邦的形成,相对民主和自由的社会环境 ③人们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 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于是哲学诞生了 (4)自然哲学(主要由学生自主看书掌握) 希腊最早的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①代表人物:泰勒斯(其主要观点为万物皆由水生成,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②影响: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 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2、发展:智者学派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原因: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4)主要观点:(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本,自主归纳其主要观点,由教师进行个别提问) ①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 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②由于民主政治的需要,重视知识; ③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求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好环优劣 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5)影响: ①积极: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被 人称为“诡辩学派”;(让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历史剧,情景再现,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智者学派的消极影响) 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1、人物简介: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前399),他专心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其言行大抵见于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录,如《自辩篇》、《克里多篇》、《斐多篇》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他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他要为各种伦理道德 范畴寻求普遍的定义。他反对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辩证法”一词的最早来源。他发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呐喊,提出“美德即是知识”的观点。他引导人们去思考哲学问题,并以“雅典的牛虻”自居。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为有罪并处以死刑。罪名是腐蚀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传自己的新神。他的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面对生路,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他的悲剧性的生命终结以另一种方式阐释了先哲的使命。 2、主要观点:(学生归纳,教师提问总结) ①“认识你自己”,其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 这个概念的认识; 3、影响: ①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②其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