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学法漫谈之思维的逻辑和历史的逻辑

http://www.newdu.com 2018-11-17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对于一篇议论文,我们应该读它的什么呢?语言?篇章结构?写作特色?这些都要读,但最主要的是读它的逻辑。请看斯大林的一段话,这是他对列宁的演说所作的一段评论。斯大林说:
    列宁“非凡的说服力,简单明了的论据,简短通俗的词句,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专为加深听众印象的令人头晕的手势和力求效果的词句,——这一切都使列宁的演说远胜于通常‘议会’演说家的演说。可是当时使我佩服的还不是列宁演说的这一方面。当时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虽然有些枯燥,但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动听众,然后就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我记得当时有很多代表说:‘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力量好像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失败。’我认为列宁演说中的这个特点是他的演说艺术中最强有力的地方。”
    斯大林的这段话说得精辟极了!读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就是要读它的逻辑,读它是怎样的“从各个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当然,语言、篇章也要读,语言、篇章也有逻辑问题,逻辑必得通过语言、篇章来表现,读文章的逻辑也必得从语言、篇章入手;但语言、篇章不等于逻辑。逻辑是人的思维的周密性、条理性的表现,读议论文,千万别忘了读它的逻辑。
    我们在这个单元里阅读的四篇议论文,所以能深深地吸引你的注意,激发你阅读的兴趣,主要的原因也就是它们内在的逻辑。
    为了进一步体会议论文的逻辑,学会分析文章逻辑的方法,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苏洵的《六国论》,读它的逻辑,读作者如何周密而有条理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⑴率:全。⑵厥:其,指六国之国君。⑶先祖父:去世的祖辈和父辈,这里指六国的开国之君。⑷弥:越,更加。⑸判:区别、分辨(得非常清楚)。⑹颠覆:指国家政权被推翻。⑺“古人云”五句:《史记•魏世家》载苏代谓魏安釐王曰:“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⑻与蠃:帮助秦国。与,帮助。嬴,这里指秦国。秦王姓嬴。⑼洎:jì,到,及。⑽牧以谗诛:李牧,赵国名将,其被诛之事载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⑾向使:假使当初。⑿数:气数、命运。⒀劫:胁迫。⒁故事:旧事、旧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在这里,作者列出了六国破灭的几个原因:一是兵不利,二是战不善,三是赂秦。这个分析是很周密的,因为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出第四个原因吗?而在这三个原因中,作者否定了前二个,只肯定最后一个。否定“兵不利”还好理解,那时各国的兵器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为什么不是“战不善”,为什么说六国破灭一定是由于赂秦呢?这就需要证明,因此作者立即陈述了两条理由:第一、赂秦而力亏;第二、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理由的提出,也是很周密的。第一个理由从正面提出,但仅仅这一个理由显然是不充足的,因为六国中有些国家并没有赂秦,所以一定会激起别人的质疑,于是作者又从反面提出第二个理由:“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弊在赂秦。
    以上是文章第一段,开头提出论点,接着一正一反摆出论据证明论点,然后水到渠成地作出归结,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读完后,我们有一个感觉,好像这篇文章已经写完了,下面的文字还有什么必要呢?
    文章真的写完了?这就是思维的严密性和周密性。我们回到开头再细加斟酌,便不难发现,原来文章还存在两个漏洞:第一、文章列出的理由仅是证明了“弊在赂秦”,而对于“非……战不善”尚未陈述理由,因而它对论点的证明是不完整周密的。第二、作者虽然证明了“弊在赂秦”,但是为什么“赂秦”就会“力亏”呢?为什么“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呢?对这两个论据不进一步阐述充分的理由,行吗?
    下面我们就看看作者是如何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论证的: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秦国获得土地的办法,一是攻取,二是受贿,小的受赂得到一个邑,大的受贿得到一座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把秦国受贿得到的土地与它用战争的办法取得的土地比较一下,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一百倍。“(较)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把诸侯贿赂失去的土地与它战败失去的土地比较一下,前者实际上也是后者的一百倍。因此,作者得出结论说:“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文章为什么要作这番证明呢?因为不这样,就不能说明为什么“六国破灭,非……战不善”。这段议论,说理是很严密的。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先从秦国方面讲,它的欲望野心,是怎么通过受贿膨胀起来的;再从诸侯(实际是韩魏楚)方面讲,它们的灾祸患难,是怎么通过行贿加剧起来的。作者拿出这样明摆着的事实,又从不同的侧面把道理阐释清楚,怎能不让人心悦诚服呢?为什么一定要证明“非……战不善”呢?这是因为在所有可能造成六国失败的因素中,只有把其他的因素都排除了,才能更有说服力地证明“弊在赂秦”。在逻辑上,这叫排除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因此,仅证明了“非……战不善”,还是不行的,还必须从正面直接证明“弊在赂秦”
    怎样证明“弊在赂秦”呢?作者先证明“赂秦而力亏”,这是直接证明。“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强调创业的艰难,土地来之不易,为下文痛斥那些赂秦的败家子而张目。“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愤怒痛斥那些轻视而且守不住祖宗家业的败家子,也说明了他们为什么那么轻易地就采取了贿赂这种投降政策的原因。“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具体描述他们是怎样毫不心疼地败坏祖宗基业,把土地奉送他人,以图一时安逸。“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指出这种做法只是饮鴆止渴,事与愿违。“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深刻揭露贿赂投降带来的严重后果。从上述事实,作者得出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赂秦之后,秦国势强,诸侯力弱,这就有力的证明了“赂秦而力亏”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文字是采用事实证明,事实证明要求事实绝对准确;但是,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却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符合议论文必须证据确凿的要求吗?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如何理解夸张。夸张不是浮夸,夸张是从本质上反映事物的真实,因此它不仅不违背真实的原则,而且能生动形象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这段文字的夸张便是如此。正是夸张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贿赂投降政策的荒唐,可笑而又可耻。最后,作者引用古人的语言“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进一步说明赂秦的危害。古人的论断、名家名言,都是可靠的证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对这段文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所谓赂秦,实际指的是韩魏楚三国,但没有直接点出韩魏楚的名字;第二、用的是概括笼统的事实,对三国如何赂秦未作一一说明。这样写是什么原因,又有什么好处呢?作者在此处不点出三国名字,而下文却点明齐燕赵,明写与暗写相互交错,写法灵活多变;暗写三国,又与下文的影射北宋,此呼彼应,相得益彰。构思之精妙,不由人不拍案叫绝。此处对韩魏楚笼统概括说明,而下文对齐燕赵分别具体说明,不仅写法灵活多变,而且由于材料概括集中,语言凝炼简明,因而观点鲜明突出,论证严密紧凑。如果对韩魏赵三国也一一具体说明,拉拉杂杂,琐琐碎碎,效果便会大不如斯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什么原因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齐国虽然未曾贿赂秦国,但是它却从来都没有和秦国对抗,也不支持五国与秦对抗,它完全放弃了“战”,这充分证明它的灭亡“非……战不善”。那么,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这正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最有力的证明。“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燕用“战”则存。“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燕弃“战”则亡,所以燕的灭亡也“非……战不善”。“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同样,赵国也是“战”则存,不战则亡,赵国的灭亡“非……战不善”。那么,燕赵灭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没有贿赂秦国的燕赵又是因为赂秦的国家灭亡而灭亡,失去强大支援的国家势单力孤,不能不亡啊!
    文章写到这里,对中心论点似乎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证明,不需要再画蛇添足了。果真如此吗?细细琢磨,上文对中心论点虽然似乎已经进行了全面论证,但是却仍然存在两个漏洞,会严重地削弱论证的逻辑力量,只是粗心的人不容易发见。哪两个问题呢?第一、赂秦投降的韩魏楚失败了,放弃战争的齐国失败了,与秦军事对抗的燕赵也失败了,那么六国要怎样才能避免失败的命运,不使国家败亡呢?第二、前文强调燕赵“战”则存,不战则亡,它们如果真的坚持“战”到底,能保证不灭亡吗?所以,下面这个句子正似箭在弦上,非发不可。“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出路在哪里呢?出路就是六国放弃赂秦,坚持抗秦,而且要一以贯之;一两个国家单打独斗不行,必须六国都是如此,才有可能不至于灭亡。请注意那个加点的“或”字,措辞非常准确,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说只要抗秦就一定能获得生存。
    应该说,写到这里,文章对中心论点的证明,已经是很充分和全面的了。可不可以就此煞车呢?不能,因为人们还是会问,我们读到现在,还只是知道六国为什么失败,怎样才能避免失败,但是六国有没有可能占胜地秦国,要怎样才能战胜秦国呢?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于是作者又写道:“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秦人食之不得下咽”,秦国还能不败,六国还能不胜?前提是什么呢?那便是:一、“封谋臣”、“礼奇才”,而且要“以赂秦之地”、要“以事秦之心”,必须拿出诚心实意,必须拿出实际行动;二、六国必须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并力西向”,三心二意不行,各怀鬼胎更不行。道理虽然很清楚,但问题在于,苏洵列出的这两条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可以说是老生常谈,难道那些独霸一方,颐指气使的诸侯以及他们的谋士竟然连这点常识也不知道么?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蠢笨如驴?因此文章进一步深入分析:“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原来,他们的国君是一群胆小如鼠,懦弱无能之辈,他们被秦国的其势汹汹所吓倒。这样的昏聩之君,败家之子,怎能不把国家引向灭亡?写到这里,苏洵禁不住大声疾呼:“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这是苏洵从六国灭亡中得出的深刻的历史教训,也是这篇文章的结论。这篇文章中,作者先证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说明六国失败的原因,然后反过来推断六国要怎样才能不败,怎样才能取胜;接着又反过来推断,六国既然完全有可能取胜却又为什么最终导致失败。从而很自然地逼出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六国的君王“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个推理过程由反而正,又由正而反,思路非常清晰,论证非常周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苏洵研究六国破灭的原因,当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古人论史,都是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北宋统治者懦弱无能,苟且偷安,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忍辱含垢,屈膝求和,导致财政一天天困难,国力一天天虚弱,这与六国的灭亡之道何其相似乃尔!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一个耿直的忠臣,一个有血气的男子汉,他不能不说。因此,很自然地苏洵便在末尾点明文章主旨,给北宋统治者以当头棒喝: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代词“是”,虽然没有点明,但谁都明白,它指的是北宋的统治者。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只占据一隅之地,它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小;北宋统治者是天子,占有全天下的土地,势力大大超过辽与西夏。六国尚且可以用不赂秦的办法战胜秦国,北宋当然就更可以用不赂的办法战胜辽与西夏。六国放弃战争,选择投降路线,最后国破家亡,他们是昏聩之君,懦弱之主,无能之王;如果北宋统治者执意步六国后尘,继续走这一条灭亡之道,那的的确确是连六国都不如了。文章就这样根据因果逻辑的原理,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自已的观点,同样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苏洵以极远的见识,极大的胆略,向北宋统治者呈上这份奏章,其目的当然是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但是苏洵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这篇文章写出不到六十年,北宋王朝便走向了灭亡。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逻辑竟然如此惊人地完全吻合,这更启示我们,读《六国论》能不读它的逻辑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