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学法漫谈(三)与书对话

http://www.newdu.com 2018-11-17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语文新课标非常强调文本对话,强调教师的教学说到底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来启发学生与作者对话交流。为什么呢?因为阅读的过程,如果是有效阅读的话,一定是读者与作者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读者与文本对话的成功与失败、肤浅与深刻、苍白与丰富直接关系着阅读质量的好坏高低。
    对话,作为一种阅读或教学理论提出来,在我国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作为一种读书方法,却是早已为一些大家所发现和提倡。例如,早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著名哲学家金克木先生便推荐过这种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要“和书对话。书不回答,我们替他回答”。这样读书,自然会“觉得书中更有答话”,读者对书说话,书也会对读者说话,便如高尔基所说:“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
    为了说明上述意思,金先生还专门介绍了他读《礼记》时是如何与书对话的。下面抄录一段他与书对话的原始记录:
    书: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定是非也。
    人:我明白了。这句话的第一点是民法,第二点是刑法,第三点包括国籍法、移民法,第四点连所谓“法哲学”都有了。思想很现代化了。
    书: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人:了不起!这不是兵法的“知己知彼”,避免片面性吗?情人、夫妻之间若遵这条礼,大概离婚率可以降低了吧?
    书:鹦鹉能言,不离飞禽。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人:这里大有文章。“言”不能决定本身性质归属。只会说好听的话不能算数。
    书: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这是国际关系准则也是人际习惯吧?
    金先生推荐的这种读书方法,要求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能一味被动吸收,而必须边读边想,不断质疑,不断破疑。这就要尽量唤醒和调动贮藏在大脑中的知识、观念,主动地与书中的知识和观念发生碰撞。碰撞出火花,这是智慧的火花、天才的火花。唯有经过这番碰撞,我们才能有所顿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能将书中的知识和观念融会为自己的知识和观念。没有这番碰撞,书是书,我是我,即使读上一百遍,背得滚瓜烂熟,也永远不能从书中长见识,长才干。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对话”读书法名之为“碰撞”读书法。书是人的好朋友,你会和它对话交流,相互碰撞,你读书便如同嚼口香糖,越嚼越有味。你看,连枯燥乏味的《礼记》,在金先生那里不是都活跃起来,很现代化了吗?
    我们这册书里的“课文解读”,把“对话”贯穿始终,随时随地启发同学们与书对话。
    例如,读《故都的秋》:“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作者向我们展示的这幅故都秋景图,蕴含了怎样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呢?我们提示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开始和作者对话。第一步,先看明白这幅画的主要图象:时间是早晨,主体是“一椽破屋”,屋的背景是“皇城人海”。从这里开始,我们与作者进入第二步对话:为什么要写出“皇城人海”这个背景呢?于是,我们调动脑海中储存的信息,先想象这“皇城”:从明到清,它是六百年的都城,多少人在这里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多少人在这里坠落云头,败家丧身。再想象这“人海”:达官贵宦,文人墨客,行商坐贾,无不荟萃于此,都为的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货殖列传》),为这名利,多少人挑灯夜读,悬梁刺股;多少人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经过此番想象之后,我们再回到画面的中心:但是作者呢?身处在“皇城人海”之中,心却游在“名利场”之外,他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我们只要调动脑海中储存的信息:陶渊明、孟浩然、王维……便很容易看出:这难道不是一个置功名利禄于不顾,超凡脱俗的隐士?我们再来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秋景:这里有“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有“日光”,还有“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秋“来得清,来得静”,全无“皇城人海”的喧嚣、浮躁。这是作者眼中的秋;面对秋,作者的心也如秋一样的“静”,他手捧茶碗,眼观碧空,耳听驯鸽,“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好不悠闲自在,没有了名利场中的忧喜欣戚。此情此景,作者向我们暗示了什么呢?我们再调动脑海中储存的知识,不由人不想起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于是,我们便有了这样的发现:原来这“一椽破屋”竟是作者在“皇城人海”中的“桃花源”!
    再如读《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怎么样阅读这段文字呢?我们首先调动大脑中储存的有关同音字的知识,明白范增这个肢体语言的含意:范增项羽多次举玉玦,是借“玦”与“决”同音传意,暗示项羽赶快下决心杀掉刘邦。然后,我们再调动生活经验:从这里看出,“鸿门宴”之前,范增曾与项羽约定,待沛公来时,将其杀死。而现在项王“默然不应”,说明他是因刘邦的一席之言而改变了主意。于是,我们便有了下面的发现:项羽听曹无伤的话,决定杀沛公,但听了项伯的话,改变主意,不杀;受范增的盅惑,决定杀刘邦,听了沛公的话,又变了主意,不杀。《史记》通过这些情节的叙述描写了项羽的性格特征:优柔寡断,没有定见,是一个容易受人左右的人。通过和司马迁的这番对话,我们终于读出了司马迁藏在心里没有外露的一些话。
    上述阅读实践说明,与书对话,或者说与书碰撞,关键在于积极唤醒和调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学过的知识,经历过的生活体验,用它们来审视作者向我们提供的信息。通过这两种信息的碰撞,或者有所顿悟,或者有所发现,或者有所创新。所以,要说读书方法,和作者对话乃是最根本的读书方法。
    现在,你对“对话读书法”是不是也有了一些顿悟?请你运用这个方法,读一读下面这篇短文。
    以假当真(节选)  冯骥才
    (1)在中国的章回小说中,每回结束必写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难道作者不怕这样一下子把读者从故事里拉出来,明白这故事是他编造的吗?
    (2)同样,在京剧《三岔口》中,任堂惠与刘利华的全部“夜战”,竟然都是在灯火通明中进行的。为什么没有观者指责这种不真实已经近乎荒唐,反倒看得更加津津有味。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一根马鞭便是一匹千里神驹,几个打旗的龙套便是浩浩三军,抬一下脚便是进一道院或出一道门。西方人面对这些可能惊奇莫解,中国人却认可这就是艺术的真实。
    (3)中国艺术家为什么敢于如此大胆地以假当真,将读者与观众“欺弄”到这般地步,非但不遭拒斥,反而乐陶陶地认同?我想中国的艺术家更懂得读者与观众的欣赏心理──假定这是真的。
    (4)其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或观众会把一部小说当做真实的事件,把一幅画当做真实的景物,把一出戏当做真实生活场景,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罢了。
    (5)西方戏剧家从易卜生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在努力使演员进入角色,演员在舞台上必须忘掉自己,舞台不过是“四面墙中抽掉一面”的生活实况,观众好像从钥匙眼里去看别人家中发生的事;然而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刚好相反,《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唱完后,轮到司马懿唱时,诸葛亮可以搞掉胡子,使手巾擦擦汗,喝口茶水润润嗓子,因为他完全清楚观众知道这是唱戏。戏是假的,只有演员的艺术水准和功夫才是货真价实的。这样,东西方的剧场也就截然不同。在西方的剧场里,观众不敢响动,甚至忍住咳嗽,怕破坏剧场的气氛,影响真实感;但在中国的剧场里,观众却哄喊叫好,以刺激演员更卖力气。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种剧场高潮往往比戏剧更能得到满足。
    (6)西方的古典画家同样把真实视为最高的艺术法则。他们采用焦点透视、光线原理与人体解剖学来作画,尽力使观众感到物像的逼真如实,而中国画家却用墨色描绘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了表达的自由,他们将泰山松、黄山云、华山石、庐山瀑超越时空地集于一纸,这种透视不是依据眼睛,而是依据心灵(现代美术理论家称之为“散点透视”),他们甚至还把诗文图鉴都搬到画面上来,与画中种种形象相映成辉。因为中国画家知道观者要看的,不是生活中有的,而是生活中没有的。比如画中的意境、品格、情趣以及笔墨的意蕴。
    (7)至于小说更是如此。西方的小说家着意刻画他笔下人物皮肤的光泽、衣服的质地与眼神种种细微的变化,努力把他的读者导入如实的感受和逼真的情境中;中国的小说家则只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熊腰虎背,声如洪钟,力能扛鼎”之类的套话来形容一位美女或英豪。因为中国的小说家知道读者更关注的是这些人物超乎意料的行为,以及故事怎样一步步更牢牢地抓住他们向前发展。
    (8)以假当真,不是艺术家非要这么做不可,而是读者更与观众需要这么做。
    (9)中国的艺术自始就立在这一点上。因为艺术家深知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艺术,也正因为它是生活中没有的,所以才更有存在的价值。
    你是用对话法读这篇文章的吗?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感到还没有熟练地掌握这一读书方法,请读一读下面的文字。可要留意呀,看看我们是怎样调动大脑中储存的信息与作者提供的信息进行碰撞,从而做到有所顿悟,有所发现的。
    第一段,对于古典小说中的这种手法,谁都知道这是作者故意卖关子,故事到了节骨眼儿,突然打住,借以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文。这是利用了人们的寻根究底、探奇好胜的心理。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却从未想过这里面另外还有什么文章,且看作者能说出一番什么道理来。
    第二段,这些京剧里的动作,见得多了,习以为常,没有谁思索。没想到,冯先生却从中引发出如此一番大道理,深刻地揭示出中西方艺术的差异。请留心身边的事物吧,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常常蕴含着伟大的发见,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瓦特蒸汽机的发明,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哪一样不是如此?
    西方人“惊奇莫解”,可见,西方人强调生活的真实,假戏真做;中国人“却认可“,可见东方人只注重艺术的真实,真戏假做。这就是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审美观念上的差异。
    第三段,“欺弄”一词为什么加引号?因为这不是欺弄,虽是生活中的“假”,但却是艺术上的“真”。请特别留意副词“更”,这就是说,戏剧艺术要适应观众和读者的欣赏心理,对这一点,中西方艺术家都懂得,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分歧,但对其认识有程度上的差异。这“差异”会带来什么呢?──且细细阅读下文:
    第四段,东西方的读者和观众,其审美心理是一致的,但由于艺术家认识上有差异,所以在做法上便全然不同了。
    这里特意点出“小说”“画”“戏”,可见下文将会依此分项说明,而“背道而驰”是关键词语。怎样的“背道而驰”呢?我们阅读下面的文字,必须紧紧抓住这个问题,而回答这个问题,又必须捕捉到下面几段文字(5-7段)的中心句──即第六段的第一句:西方的艺术,无论戏剧、绘画、小说都“同样把真实视为最高的艺术法则”。因此,──
    戏剧,舞台上的场景逼似生活实况,演员必须进入角色,忘记此时此场景的“我”,融入彼时彼场景的“他”,所以西方的戏剧讲究舞台的布景。绘画,也力求逼真如实。这便是所谓的“写生画”吧,难怪西方画家多是油墨画。小说,人物形象也同样着眼于如实逼真,描写细致入微,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工笔细描”吧。
    总之,西方的艺术强调“形似”,要求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保持高度一致。
    而中国的艺术呢?戏剧不求场景的真实,舞台没有布景,却关注演员的功底──演员必须传出剧中人物的“神”,这便是艺术的真实。绘画不求“形似”,却必以“意胜”,这便是所谓的“写意画”吧,难怪中国画多是水墨画。小说的人物形象只用“套话”粗笔勾勒,目的也只在“传神”。
    中国和西方的艺术家对“真实性原则”的理解不同。西方艺术强调“形”的真实,中国艺术追求“神”的真实,因而就出现了种种差异。在剧场上,中国的观众爱为演员捧场,激励演员越“神”越好;而外国的观众则屏气敛声,生怕扰乱台上的氛围,演员的表演越真越好。西方的画工在物像,因此融艺术与科学于一炉,如焦点透视、光线原理、人体解剖学等,都派上了用场。由此,我们也便知道,为什么欧洲的一些画家同时也是科学家,比如达•芬奇。中国的画工在意蕴,凭心灵想象。由此,我们也便知道,为什么中国的许多画家同时也是诗人。外国的小说擅长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务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中国的小说追求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读懂了以上的文字,就很容易理解第八段、第九段的文字。
    中国的艺术家为什么要“以假当真”?因为读者与观众欣赏心理的需要。“以假当真”,“形”是“假”,“神”是“真”,读者与观众更需要的不是“形真”,而是“神”真。艺术的存在价值,即它的生命力全在于它“超越生活”,这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东西,就是“神”。由此也就知道,这末两段文字,正是第三段文字的深化。
    现在,你知道怎样和书本对话了吗?请你就这样继续和我们一起读书吧,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引导你和书对话,和自己的心灵对话。这样读书,你会越读越会读,越读越想读,越读越聪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