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案 知识目标:路德改革背景、原因、史实、历史意义;加尔文思想;认识加尔文教与后来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加尔文宗教思想及其鲜明资本主义特点 难点:认识加尔文宗教改革与后来西欧资本主义革命关系 导课:中世纪神学家教导人们,由于人类先祖亚当与夏娃偷吃了苹果而获罪,这桩原罪遗 传给他们所有的后代。由于人生来就有罪,所以人一生就要受苦,为了救赎自身罪孽,要 不断鞭打自己。以期找到通往天国的道路。中世纪的西欧,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人们 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发生密切关系。教皇具有绝对权威。对宗教持怀疑态度的人,被称为 异端,要受宗教裁判所审判,受到鞭打甚至火刑。路德和加尔文就是那时的神学宗教异 端,最早站出来挑战天主教的权威。 一、宗教改革背景(即宗教改革开始于德国原因) 材料:⑴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伐善的趋势背向而驰。 ⑵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行政治统一的障碍。 ⑶据估计,1521年教廷内部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教会内部贿赂成风,教皇的选举与贿赂,争权夺利结成了不解之缘,几乎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当选的。 ⑷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问:阅读上述材料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概括 16C 宗教改革的背景 ? 生回答后,师概括: 1、经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2、政治:天主教会的腐败及对德国的剥削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6世纪初,德国谚语“德国是教皇的奶牛。展示图片A、教皇拿着桶去挤一头很壮的奶牛的奶。B教皇任然拿着同样的桶挤比第一头奶牛瘦了的奶牛的奶。C教皇拿着同样的桶挤更瘦的奶牛的奶。D教皇拿着桶,但奶牛已经骨瘦如柴的倒在了地上。) 3、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活跃(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