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1)、林则徐——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开眼看世界的含义 1打开眼界去面对整个世界 2转变观念,正视中国的落后,进而学习西方 (2)为何将林则徐称作~: ①鸦片战争前夕(禁烟期间)设立译馆,搜集翻译外国书报,广泛研究外国的动态。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其中《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2鸦片战争爆发后,他还积极仿制西方船炮,提出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评价林则徐? (1)禁烟的民族英雄:在英国贩卖鸦片泛滥之际,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虎门销烟,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大长了中国人民反英斗志; (2)抗英战争中抵抗派的代表人物: (3)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4)参与镇压农民起义: 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至于镇压农民起义,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效忠于清王朝的一种表现。 2、魏源——《海国图志》的作者 (1)《海国图志》,编写的基础-----《四洲志》 1842年,魏源完成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 (2)内容: ①系统介绍了西方历史和地理知识。 ②赞扬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称瑞士的民主共和制为“西土之桃花源”; 3核心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a内涵:悉夷、师夷、制夷三位一体;b实质:面对侵略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c作用:揭开了学习西方的序幕,竖起了一面崭新的爱国主义旗帜 (3)地位: ①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道的启蒙之作。 ②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此后,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也接连出版。 ※评价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开眼看世界”? (1)进步性: 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 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2)局限性: 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停留在军事技术层面上,未涉及到变革封建制度。 过渡:正如当代历史学家戴逸所说的“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很可惜,在当时,大多数人只把《海国图志》视为“识夷情”的入门书,很少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实践,真正发展并实践这一思想的是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的洋务运动。 二、走出国门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 内忧: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 外患: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如沙俄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