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集体备课(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三目“维新变法思想”
    教材从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运动3个方面介绍近代思想的沿革变
    化。
    (1)早期维新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入,是早期维新思想的来源。早期维新思想的人物代
    表着正在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的新型知识分子。建议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30年有没有改变中国积
    贫积弱的局面?甲午战争失败表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道路,那是否意味洋务运动学西
    方技术错了呢?然后指出早在洋务运动实施过程中,一批积极参与洋务或与洋务有密切联系的有
    识之士已经觉察到洋务运动有不少弊病,认识到如果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
    不够的,必须涉及经济流通领域、文化思想领域和政治制度领域。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
    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在了解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在经济上、文
    化上、政治上的主张的基础上,注意其两点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
    (2)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首的维新派开始用西
    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来评判中国,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维新,是指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维新变法
    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反对旧事物,实行新法。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开办学堂、著书立说,建议
    引导学生归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各自的观点和对封建思想的冲击、近代思想解放的贡献。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由于维新运动的高涨,引起封建顽固势力的仇恨和攻击而展开的。洋
    务派也站在顽固派一边,形成了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尖锐对立。变与不变的矛盾空前激化
    ,面对时代推来的问题,做出了两种相反的回答。建议指导学生制作论战内容对照表分析这场论
    战的性质和作用。维新派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提出了系统的维新变法的理论
    和主张。通过这场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知识分子中不
    少人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形成向西方寻找真理,学习新学的热潮。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是进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意义,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建议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历
    史纵横】在课堂上展开辩论。
    建议引导学生分析:如果将维新派同顽固派之间围绕变法、民权、西学三个问题论战中的主张同
    鸦片战争以来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思想作一番比较,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同与变
    化呢?后者提倡向西方学习主要局限于船坚炮利、科学技术,基本上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甚至是
    去维护旧的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对于千年老屋的修补;而现在维新派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资产
    阶级的自然与社会进化论、天赋人权说和主权在民说,他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核心都是以资本
    主义来代替封建主义。
    (3)维新变法
    建议帮助学生分析光绪帝接受与支持维新派变法主张的原因, 对维新派的变法思想产生的影响。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深感“亡国无日”。上书光绪帝,痛陈国难深重,应赶紧
    变法图强。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与慈禧太后意见不合, 而企图借变法,巩固与强化自己
    的地位与权力。1898年1月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表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全
    部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这是一篇以皇帝
    名义宣布实行变法的宣言,标志戊戌变法的开始。
    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这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所不能容忍
    的。变与不变的矛盾发展为一场带血的斗争,变法运动遭到了失败。
    建议启发学生讨论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可以从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
    和民族意识、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
    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具有思
    想解放的启蒙作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倡
    资产阶级新学,批判封建主义旧学,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他们痛感民族危机的严重,号召人
    们奋起救国,谋求国家的独立富强;给古老的中国社会所注入的活力是不可低估的,站在历史长
    河的高度看,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尽管它在19世纪
    末的中国遭到了暂时挫折,但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它留下的痕迹永不磨
    灭,永远鼓舞与启迪后人。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开眼看世界” 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国门被打开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新
    的变化。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向西方学习的背景,增加有关鸦片战争前后的内容,帮
    助学生加深理解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近代思想开始发展的原因。可以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鸦
    片战争以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学习西方什么?有什么影响?教学时,还可以请学
    生阅读本目内容后,提出自己尚不明白的问题,师生在解答疑问过程中完成本目的学习任务。
    关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目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内容和史料,分析“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思想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教育制度的
    改革的贡献,分析没有实现“自强”的原因。这个教学设计的思路是:让学生学习比较历史问题的
    方法,寻找比较点是什么,分析比较点的相同与不同,分析概括比较结果,得出历史结论。
    关于“维新变法思想”一目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例如,洋务运动30年有没有改变中国
    积贫积弱的局面?甲午战争失败表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道路,那是否意味洋务运动学
    西方技术错了呢?引导学生归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各自的观点和对封建思想的冲击、近代思
    想解放的贡献。指导学生制作论战内容对照表分析这场论战的性质和作用。组织学生阅读【历史
    纵横】在课堂上展开辩论。引导学生分析:如果将维新派同顽固派之间围绕变法、民权、西学三个
    问题论战中的主张同鸦片战争以来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思想作一番比较,有没
    有发现什么不同与变化呢?帮助学生分析光绪帝接受与支持维新派变法主张的原因, 对维新派的
    变法思想产生建议启发学生讨论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