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内容 基本内容 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前期 “ 三提倡三反对 ”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愚昧与专制。 ⑴陈独秀:①科学与民主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 ②从历史进化观点,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潮流。 ⑵李大钊:①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 ②批判尊孔复古就是反复辟。 ⑶共 同:①对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批判。 ②强调人们要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去衡量一切。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⑴陈独秀: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 ⑵鲁 迅:在《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⑴胡 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⑵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概况:李大钊: ①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 ②歌颂十 月 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③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四)评价: 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2、意义: 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⑵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的作用 (4)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5)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白话文的使用是突出的例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