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4、影响: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四)王夫子的唯物思想:
    1、生平介绍: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衡阳市人;字而农,号姜斋;中年称“一瓠道人”、“更名壶”;晚年仍用旧名。因隐居衡阳县曲兰乡(今船山乡)石船山,故自号船山老人、船山病叟,后人称船山先生。他所生活的时代,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而以民族矛盾为主的社会背景上,又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百家争鸣”的高潮。他一生坚持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战斗精神,以开“六经”生面而振兴民族为己任。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位富有创见的大师,其学术成就精深博大。他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阐发其精华,不仅在自然观、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论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在心理学思想方面也是“推故而别致其新”,达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阶段。
    2、思想主张: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发展变化的并有规律可循。
    (2)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3)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却是相对的。
    王夫之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思想。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又说:“气者,理之依也”,这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王夫之还研究了认识论反映论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而认识则来源于实践。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3、影响:
    王夫之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评价
    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具有比较鲜明时代特色
    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